北京皮肤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50708/4652392.html前不久,由潮州老照片收集爱好者丁铨收集编著的《旧影潮州》增订本首次公开了多张潮州百年老照片,让我们对一百多年前的潮州风貌有了更直观深入的了解,特别是首次公开展示了百余年前镇海楼高清老照片,更重现了潮州古城一段珍贵的历史。今天起,我们推出《解读潮州百年老照片》系列报道,带您一起穿越时空,探寻潮州历史。近期,我市决定原址复建潮州府署的谯楼——镇海楼,让镇海楼成为一个热词。那么,历史上镇海楼是何模样?如何变迁?接下来,我们就从丁铨公布的这张照片说起。这张镇海楼的高清正面照片,蕴藏着丰富的信息。而它的得来并最终出现在我们面前,也是极为不易。丁铨
它是在年的时候在古巴的一个拍卖会出现,当时出现了一批中国的老照片,这批老照片是由当时一批德国人来中国拍的,是在年前,差不多在年或年拍的,后来是被中国的收藏家买下来,后来辗转被我收藏。
怀着对家乡的热爱,丁铨决定把照片的高清版本公之于众。丁铨一百年来,可能没人知道镇海楼是什么样的,通过老照片是第一次看到了,而且里边有很多细节给我们解读老照片本来就有参考,对我们现在的文物修复或重启有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把故乡之前老的一些影像能让更多人看到,也是一种责任、义务。
潮州府有着“一府管九县”的历史。据潮州文史学者陈贤武考证,镇海楼是潮州府府衙的谯楼,东北向。谯楼就是府署的大门,明洪武二年(年),原建在金山的府署迁到“新街头之北”(即现在的文化公园一带),并在昌黎路建起了镇海楼。作为府署的大门,镇海楼是府署的配套设施,也是城内的最高点。仅次于以广济楼为首的城墙的第一道城防防线,镇海楼是府署的第二道防线,城防的意义重大。市文物保护专家库成员陈贤武就这张相片看,这座楼是三层结构,下边是砖石结构,我们看里边有人,里边是住着差役和兵丁,可以把守大门,三楼可以看到“潮州府”竖匾三个大字,第二层有个匾额,叫镇海楼。
在我国沿海一带,镇海楼并非潮州独有。镇海,有雄镇海疆、拱卫家邦的意思。潮州镇海楼之名为乾隆四十三年()由潮州知府方应元所题。而对于潮州市民来说,对镇海楼最为熟悉的应该就是关于府楼猴的传说。市文物保护专家库成员陈贤武四周皆设有木猴,为什么府署的大门要设木猴呢,因为旧时把一个府当成一个诸侯国,所以以知府简称为侯,侯和猴是谐音的,所以猴也是一个象征物,照片上每层有七个柱头,而且这张照片还不齐,目测一面是9只,下面9只,背面一层有9只,装饰总共是36只府楼猴。
镇海楼建成后,还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市文物保护专家库成员陈贤武旧时没有时钟,就看官府报更,“四悬钟鼓”,就是这座楼上四面悬挂了钟鼓,镇海晚钟成为潮州内八景之一,还有有重大事件钟鼓齐鸣,还起到火警的作用。潮州城里最高点,当登上城楼,登临的时候可以远观城里各种风景,甚至能看到或隐隐约约的凤凰山。
从老照片看,镇海楼有石狮两只,碑刻若干,为当年潮州府职官的题名碑、修府记以及朝廷颁发的诏令、政策法规。但是作为一个本应警备森严的府衙,当时这些碑刻已经被贴满广告纸,楼上的木雕栏杆残缺不全,说明当时清政府在民众眼中的影响力已逐步降低。市文物保护专家库成员陈贤武辛亥革命的时候,因为潮州知府陈兆棠负隅反抗,据府楼对付革命军,要光复潮州。革命军为了攻克这座楼,火烧府楼,因为整座楼非常坚固,损毁到现在已年。
潮州古城是潮州历代县、郡、州、路、府的治所,也是历史上粤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我市启动潮州镇海楼(旧府衙)复建工作,对于新时代潮州寻求发展新定位、开启发展新篇章具有重要意义。版权声明:
潮州电视台原创内容,版权归潮州市广播电视台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台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看潮州APP
以“融视界潮天下”的大潮州气概
承载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和文化情怀
C位出道
看潮州APP现已上架APPStore和各大安卓应用市场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