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布马舞,源于宋末元初,相传是饶平瓷乡九村乡请江西饶州(现为江西上饶市)的瓷工到这里传授制瓷技术,随之将布马舞传入了九村,后来逐渐传播到整个饶平,历经七百多年之久,是一种集民间舞蹈、民间工艺、民间音乐为一体的、独具一格的民间舞蹈,因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及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民众的喜爱,年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潮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鲜明地方特色的布马舞在饶平县城乡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每逢新春佳节及喜庆日子,人们喜欢以舞动布马上街游行来增添吉祥欢乐的氛围。在精美的服饰道具装饰下,一匹匹游街中的马儿时而昂头腾跃、嘶鸣,时而驯服摆尾,时而漫步缓行,时而疾蹄驰奔,栩栩如生,一副英武豪壮的风采。布马舞在游街时,其伴奏的潮州音乐,融合着潮州大锣鼓,矫健活跃,花色繁多,舞蹈与音乐浑然一体,把潮汕人民骁勇敢闯,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演绎得活灵活现。黄冈镇霞西村布马舞在传承的基础上注重创新发展,注入时代韵律、时代特色的文化基因,使这一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民间舞蹈得以发扬光大,赢得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