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间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较好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一生之中,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能觉察几缕隐藏于纷乱信息中的细丝。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对这些线索做出反应,他们只是等待着,见证想象变为现实。但某些人,却能牵动这些细丝从而收获另一个截然不同人生!
一、两个机遇
我国现代医药发展史上有个三个重要阶段:年的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九二南巡”,以及新世纪后中国进入WTO。第二阶段尤为重要,进一步改革开放下,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建厂,拜耳、默沙东、阿斯特拉(阿斯利康前身)、罗氏制药、诺和诺德、勃林格殷格翰、武田、雅培等等耳熟能详的药企巨擘均属其列。
与资本同行的是医药市场结构变革与新特药供需爆发。新医药时代飞速增长的需求摒弃了当年的计划生产模式,高需求高利润下,一大批善战的中小医药经销公司在全民所有制企业眼皮底下疯长。
走出大学的周赞和恰逢新医药发展史中第二阶段初期。虽出身医药世家,但他大学时的理想却是在圈地时代的深圳拿下一方土地。
跨国药企的蜂拥而至并不寻常,强势的供应端具备颠覆医药产业结构的能力,而重构意味着无穷的机遇。捕捉到了这一细丝后,周赞和很快从建筑业跳回到了医药业,并借助小时耳濡目染的经历,做起了新特药、医疗器械的经销生意。这是他做出的第一个关键抉择,年,他的医疗梦想正式启航,随后数年,乘着东风,初期资本积累迅速完成。
简单的利润累加没有给予周赞和太多事业上的成就感,他追求意义,追求改变带来的满足,而医疗药械的流通经营事业显然不足以撑起他的精神需求。
年,周赞和意外认识了从事医疗信息化系统研发的软件专家罗工。在大小医疗机构间摸爬滚打了多年,医院的需求、弊病与发展方向时,两人有一种浑然的默契。在罗工看来,医院现在的低效率源于低效的信息记录与无法复用的患者信息,医院未来必将高度互通、高度标准化,而这种互通与标准化,需要以独立设计的信息系统作为支持。换言之,医院的缺失便是需求,而新的医疗信息化技术能够实现这样的需求。
彼时,周赞和自然看到了信息传递变革为各行各业带来的颠覆式效率提升,相当认可罗工的洞见,但当罗工提出合作开拓信息化产业时,他有一些迟疑。美、日等发达医疗体纵有先例,但98医院信息化建设还在初期,大家仍停留在以财务为核心的基础管理上,如何说服他们拿出几百几千万投资未来,进行信息化升级呢?
“定个十年吧,这将成为我人生之中最大的事业。”
二、十年之约
谈到这里,周赞和将故事暂停了下来,重新烧上一壶水,为每一位听者细细沏好茶。他是潮汕人,没有江浙一带商贾的圆滑,也不似北上创业者的分秒必争,对他而言,工作也如手中的茶,需要掌握火候,细细品味。
“医疗信息化也是如此,太早进场,没有方向;太晚进场,丢了市场。”此后十年,他一方面继续药械研究,将经销业务向医疗产品物流供应链建设转移,为企业互联网发展奠定基础,一方面默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