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早上,潮州市实验学校,学生们通过测温仪进入校园。南方日报记者苏仕日摄
南方网讯“老师,好久不见!”“同学,欢迎回来!”5月11日,广东迎来第二批返校复课的学生,全省21个地市皆安排了学生返校,大约涵盖1万所学校、万名学生,覆盖小学四五六年级、初一初二、高一高二等多个年级。南方日报记者走访广东多地学校,记录第二批学生返校复课首日的景况。
专线接送错峰进校
家门校门无缝接驳
“我今天早上4点多就醒了,终于可以回学校了,心情很激动!”11日早上7时,佛山市禅城区城北中学初一(5)班学生许韵云坐上公交助学专线,想到即将见到老师和同学,她非常兴奋。
佛山安排复学公交专线接送学生返校。图为陈师傅为上车的学生测量体温。南方日报记者戴嘉信摄
为帮助学生实现“家门到校门”的无缝接驳,广东多地开通公交助学专线。例如,佛山已开通辅助公交线路共20条,计划新开通线路32条,覆盖10间高中、4间中职学校和1间大学。
返校防疫不放松,多地多校实行分批错峰返校,每位学生都会提前获悉自己的返校时间。
尽管学校通知7时25分开始入校,但7时左右潮州市实验学校校门口已有学生陆续到来。“终于开学了!”该校6年级(1)班学生谢艺欣家里离学校仅有几分钟路程,但她早上6时就已起床,在家里吃完早餐,7时左右就到校了。当天,潮州市实验学校六年级共有名学生返校。在入校通道,共有4条智能体温检测通道。校长蔡梓勉介绍说,下周全校多名学生将陆续返校,届时还会开多2条人工测温通道,确保学生们快速进入校园。
汕头市龙湖区金阳小学教育集团龙泰小学约名五六年级的学生也在11日返校。学生进校需进行2次体温测量,每人手部及脚部需进行消毒。校长陈少娜介绍说,学校在大厅增设了联网的智能电子测温仪,学生的健康信息能够实时共享给家长,确保学生安全、家长放心。
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4个校门同时开放,各学部学生错峰入校,每个校门口都有校领导、教职工驻守在门口迎接学生,同时指导学生入校行李消毒、手部消毒、体温检测等流程。此外,进入教学楼前也有老师专门负责指引路线,帮助学生及时有序回到课室,各个门口还设置了应急隔离区,以便处理应急情况。
举行升旗仪式
开启第一课
多所学校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返校第一课。
11日上午8时,东莞市凤岗镇镇田小学举行了一场特别的升旗仪式。国歌奏响,教室里的少先队员们向着国旗的方向敬礼。在东莞市南城区阳光第七小学,校长黄毅斌为学生带来“返校防疫第一课”,他鼓励学生在校园里自觉保持1米的距离,主动参与校园防疫。
8时30分左右,清远市新北江小学的学生在教室内通过直播的形式收看升旗仪式,全程起立敬礼。在返校第一课上,医院副主任医师成卓霖向同学们讲述广东医医院的抗疫故事。
10时,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云升旗仪式准时进行,各班级学生在教室观看了视频。校长周恩芝为返校的小学部和中学部的学生分别作了题为《敬畏生命懂得感恩努力学习珍惜当下》《胸怀家国直面挑战心有高度砥砺前行》的演讲,鼓励同学们珍惜当下,努力学习。
“学校因你们的存在而有意义,没有你们的校园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没有你们的校园就失去了勃勃的生机。”潮州市湘桥区昌黎路小学校长郭永波深情地为孩子们上了题为《春天已经来过此刻灿烂依然》的第一堂课。他对学生们说:“以后,你若长大,无论你在哪里,在做什么,请你记得,一个人的信仰不能丢,我们要做对这个社会有用的人,我们的人生才有意义!”
居家学习与返校学习衔接如何做好心理调适?广州市荔湾区文伟中学心理健康教师翁素凤对学生讲授《从“心”开始,安心复学》的专题心理讲座,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尽量避免复课后“假期综合征”的出现。讲座中,翁素凤还具体指导同学们如何实现居家学习向返校复课顺利过渡、怎样迅速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以更好的状态开启校园学习。
同桌“消失了”
前后间距拉大了
“哇!我们的课室变得好大啊!”上午7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荔湾实验学校的学生进入教室后发出了惊呼声,现在每间课室有多平方米。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荔湾实验学校校长梁仲明介绍,孩子们在家参加线上学习的效果参差不齐,现在返校复课了,学校便充分挖掘资源,把原来设计灵活、开放、可变的学习空间进行重新整合,使每间课室变成多平方米。这样不仅能保证学生前后左右的间隔距离满足防疫需要,还能让上课的老师在不同的教学区域针对不同起点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返校复课,不少学生发现,教室“变身”了,学生们上课没有了同桌,而是单人单桌,前后拉开距离。
“我们一个班级的学生不超过36人,保持单人单桌上课,不允许学生交头接耳,必须保持安全距离。”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学生发展中心主任朱云志介绍,对于学生、家长最关心的口罩佩戴问题,学校要求学生每天至少储备2个口罩,同时学校已储备了数万个口罩备用。学生在校园内必须佩戴口罩,但在吃饭、运动、睡觉这3个场合可以不佩戴口罩。
天气渐热,学生在校可以使用空调吗?朱云志介绍,学校的教室都是南北对流的,通风条件比较好,即使不开空调也能保持凉爽。但考虑到目前天气渐热,学校已开始使用空调,在开空调的时候也必须开两扇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另外,学校要求7时50分之前、13时至14时、17时50分至18时30分这3个时间段确保空调关闭并保持教室开窗通风。
学生把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当做“下饭菜”。南方日报记者鲁力摄
食堂变身格子间
名言化身“下饭菜”
多所学校的食堂也“变身”了:就餐位变成一个个格子间,学生在隔开的空间里就餐,防止飞沫传播。
为做好用餐安全工作,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文华学校采用按班按位的模式,平日里的一张桌子用隔板分成4个座位,每个位子均贴上学生名字,小学为蓝色标签,初中为红色标签。学校精心设计了座位隔板,每个隔板上均印上了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
清远市清新区率先在清远市启动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工程,助力做好疫情防控之下的复学复课工作,加强保障学生的校园食品安全。
据悉,监管系统通过智能网络(AI)摄像机将每一所学校食堂食品粗加工、切配、烹饪和餐饮具清洗消毒、餐厨废弃物管理等关键环节以及备餐、分餐场所等重点场所情况实时推流至云端进行展示,通过对摄像头的视频数据进行人工智能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形成违规截图和信息,向学校负责人和监管部门进行推送。学校管理者、主管部门、学生家长(家委会)和监管部门利用手机APP可以同时、实时了解后厨管理状况,实现社会公众在线监控。目前,全区所中小学校个食堂已全部完成“互联网+明厨亮灶”硬件安装,并正式开始上线运行。
摘下口罩上体育课,深圳市福田区莲花小学一学生格外开心。南方日报记者朱洪波摄
脱下口罩
快乐奔跑
11日,广州市铁一中学越秀校区名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同学返校复课,学校通过富有仪式感的跑操为同学们加油鼓劲。学生们脱下口罩,沿着米的跑道跑操一圈,老师不断提醒学生保持好一米的距离,控制好速度。
返校第一天,不少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迎来了阔别已久的线下体育课。
上午11时,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文华学校五年级(1)班的学生迎来了返校后的首次体育课,在深圳市教育局此前发布的《深圳市疫情防控期间学校体育工作指导意见》指导下,学生们在户外取下口罩,人间距保持2米左右进行跳绳运动。校体育老师左群介绍,返校初期,学生体育课以热身为主,今后会逐渐进行跑步、仰卧起坐等活动。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荔湾实验学校操场上,体育老师带着学生们有序地进入运动场。上课前,老师指导学生先把口罩摘下来装进保鲜袋里再进行热身运动,活动的时候也是分区域进行。需要跑步的时候,学生也保持间隔5米的距离。
南方日报记者马立敏余嘉敏王雅铄苏仕日蔡沚彦黄婷贺欢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