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小食隐藏养生密码10草粿一

高考和中考都成为过去时了,学生的暑假随着酷热的天气来临了。我们这些老顽童虽然小时候的很多事情都不记得了,但脑海中的“草粿”和“雪条”却怎么也抹不掉。因为在物质缺乏的年代,这两种草根式的零食在大暑天带给我们很多的欢乐!

记得小时每年的暑假假期,下午燥热的天气令人烦躁,好在城里总有一些小摊贩拿“草粿”和“雪条”来卖,这些卖草粿的小贩,或挑着担子,或推着单车,穿街过巷,一边吆喝,一边拿铲草粿的金属大汤勺,在瓷碗边不停地“叮叮咚咚”敲着,以招徕生意。在童年,那声音和着蝉鸣,几乎是夏日午后最动听的歌,每当这时候,我们几兄弟不约而同地在家里拿了一个碗,跑出去买“草粿”。知道吗?那时的“草粿”一碗才两分钱,如果真的没多少钱,那就买一碗不要加白沙糖的“草粿”,只要一分钱就够了。但前提是家里有现成的白糖。还有,我们每次买“草粿”时之所以争先恐后,就是因为先到者可以买到最上面的一层草粿(我们叫草粿皮),草粿皮吃起来比较有弹性,比较好吃。

现在的“草粿”价钱已经升高了不止一百倍了,但我还是怀念小时候的“草粿”。

好了,钓了你这么长时间的胃口,该看看“草粿”是什么样的东西啦!

这就是神马——在马路边买的草粿

一、草粿的做法

草粿是一种极亲民极草根的食品,价钱很贱,二三块钱就能卖上一碗,清暑解渴。制法也十分简单

(1)草粿是用仙人草(俗称草粿草)熬煎取药液。

(2)滤汁去渣。

(3)将熬煎出来的汁加入适量淀粉(通常是用地瓜粉),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滚。

(4)盛于容器(传统是用陶钵、瓷缸)冷凝成膏状,即成为黑色晶莹的草粿。

(5)食用时,用专用铜勺切成一片片装进小食碗里,边撒上红糖(今多添加白砂糖),便可啜饮。而且草粿的吃法在全国怕是少有的,就那样直着腰站在路旁,端起那片薄的粗瓷碗,“囫囵”一声就喝去半碗,没有太多余的动作,干脆利落,特别是那捧碗仰首呼喝的状态,像极了梁山好汉喝酒的姿势。呵呵!

二、草粿你所不知的养生作用。

明朝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草粿草全身可药用;性甘凉,内服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尿,有助治疗跌打肿痛、感冒、糖尿病等症。

潮州夏令气候闷热,梅雨霏霏,环镜潮湿。人在蒸淫热逼中,阳以汗外泄,阴以热内耗,正气有隙,邪易入侵,诱发中暑。在缺医少药的古代,医家们科学地采用仙人草煎后加工制成的草粿药膳,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起到预防中暑之功。

我找了很多书籍,书中对草粿效果作了很详细的记录。说明草粿对解暑确实有很大功效。

①《本草求原》:涩甘,寒。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淡,凉。

全草含凉粉草多糖(MCPS,mesonachinensisbenthpolysaccharide),相对分子质量为,水解得葡萄糖(glucose),半乳糖(galactose),阿拉伯糖(arabinose),木糖(xylose),鼠李糖(rhamnose)和半乳糖醛酸(galacturonicacid),及1种未知糖。

清暑,解渴,除热毒。治中暑,消渴,高血压,肌肉、关节疼痛。

①《本草求原》:清暑热,解藏府结热毒,治酒风。

②《中国药植图鉴》:为清凉解渴除暑剂。全草煎服,治糖尿病。

③《广东中药》Ⅱ:治湿火骨痛,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暑。治中暑,感冒,高血压,肌肉、关节疼痛。

潮汕民间有流传着:“草粿煮熟,天时变局(指雷阵雨,俗称风时雨),二碗卖做一。”和“南畔浮乌云,草粿卖有存。”、“三四卖杨梅、五六食草粿。”等民谣。说明了草粿的食用是有一定的季节,在暑天吃的人多,如果下雨了就少有人吃了。也说明了草粿有很好的解暑作用。

潮州草粿世代相传,俗而不卑,草粿具有清热解毒、退肠火的功效,所以草粿这小食十分惹人喜爱,每当人们经过卖草粿的小摊时,都喜欢停下来,站在路旁吃一碗黑溜溜而爽滑清甘的草粿。由于食用方便,价钱便宜,适合时令。千百年来在潮汕地区盛夏酷暑畅销不衰,深受海内外潮人所欢迎。所以把草粿称为一种极亲民极草根的食品是最恰当的!

作者所有著作

请来我这里吃草粿!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全国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头部白癜风怎么治疗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ozhouzx.com/czsms/3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