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人,你会说潮州话吗?
——潮州方言传承的困境和对策
吴构松
本栏9月25日拙文《潮州人,你自信吗?》谈了坚定潮州方言、潮州文化自信的话题,很快就有朋友给我泼冷水说,多少潮州年轻人已经不会讲潮州话了,还谈何“自信”?
这句话,真的是击中潮州方言的痛点。不得不承认,现实中潮州方言境况并不好。潮汕地区好多年轻人已经不爱说潮州话,或者不会说出流利的潮州话了!建国后,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成效十分明显。遗憾的是,出现了全盘否定方言的不良意识和做法,甚至有一些学校严禁师生在校园讲方言。这种倾向,导致了许多所谓接受“正规”教育的潮州读书人,居然存在潮州话障碍,说起潮州话显得勉强、吃力,甚至白字连篇、语不达意,有些意思需要夹杂普通话才能讲明白。
大家看看下面几个成语,最常听到的潮州话读法如何?老当益壮,“益”字超过一半的人念原调即4声;人定胜天,绝大多数人将前三字变调;不过尔尔,“尔尔”按“尔”重叠的方式读,前字变调。这些读法都错了。“益”是“更”之意,“益壮”即“更壮”,“益”必须变调。“人定胜天”是主谓结构,但主语不是“人”,而是“人定”。人和天是对立的两个概念。古人常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人事,听天命”。这个成语是强调“人定”能胜“天定”,指人的力量,能克服自然阻碍,改造环境。这样理解,“人定”二字就要连起来读,“人”变调。至于“尔尔”,其实是两个不同的词,前一个是代词,“这样、如此”的意思,要读原调;后一个作语气助词,相当于“而已、罢了”,应读轻声。
或许有读者会说,成语情况特殊。那日常用语呢?“人手一册”,够浅白、平常吧,好多人也读错了:前两字连读,“手”读原调。其实“人手”也是两个词,“人”是主语不变调,“手”作动词,“拿、持有”之意,带宾语,须变调。四字意为“每个人拿一册”。
上述这些词语读错的直接原因是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出错,根源在于方言教育缺失。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出生的读书人,发生这种情况就少得多。
潮州话中有一字多音现象。年轻的读书人混淆读音与字义、用法的也极常见。博士后,“后”读作“雨”的,似乎比读作“欧6”的多。数学教师将“奇数”读成“期数”占相当的比例。一次我读“角色”作“叫4色”时,在场有大学生竟问我这是不是农村土话的读法,让我一时无语。至于下面这些来自古语的词读错潮州音,就更不算个事儿了:可汗(音克寒)、龟兹(音丘慈)、万俟(音莫其)、粗糙(音错)、姓单(音禅)、姓于(音污)、姓查(音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