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amp深圳两地高层次人才交流会

潮州深圳

潮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瓷都、中国岭头单丛茶之乡、全国重点无公害农产品(茶叶)生产示范基地、中国食品名城、潮州菜之乡、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各界对于潮州非遗和传统工艺都是赞叹不已,也深知这是历史悠久、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一座老城,人才辈出。然而近年来,由于大城市的快速发展,年轻人都逐渐向大城市转移,如何在未来的发展中为古城留住人才,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的到来,是这座千年历史名城所面临着的巨大挑战。说起深圳,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是不是脑海中都会浮现出这样的场景:海边城市山多是常态?曾经的小渔村,沧海桑田,演变为现代化大都市?人人都知道深圳,未必人人都真的了解深圳。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40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在这期间,深圳在不断发展,他的努力改变了世人对它的认知,从全新的角度诠释属于自己的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才精英们,汇集于此,共同创造奇迹。

年7月4-5日,我会组织了20多位会员作为联谊会的代表到深圳市龙岗区做人才交流。短短两天的行程让参加的代表们收获颇丰。我们从交流中了解到新的理念和经验,开拓了视野,增加了市际合作机会,同时促进会员间更好的交流。

7月4日,我会会员代表前往深圳人才研修院、深圳人才图书馆以及深圳人才公园进行参观学习,对深圳在人才工作投入的“舍得”感慨良多,亦深表钦敬!

深圳市人才研修院

人才计划

人才政策

人才合作

深爱人才

圳等你来

深圳市人才公园人才公园

深圳人才公园是全国第一个人才主题公园,代表着深圳对于人才的重视以及引进人才的决心。公园处处可见人才元素,充分凸显出人才主题。

7月5日上午,潮州市高层次人才联谊会、深圳市龙岗区非物质遗产促进会、深圳百师园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联合,在深圳百师园文化产业园共同举办了一场关于潮州与深圳高层次人才交流座谈会。

我会23位会员代表,在潮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陈锦平、潮州市高层次人才联谊会会长黄伟雄的带领下,与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党委组织部部长王朝阳、平湖街道文体服务中心主任李国利、深圳百师园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继本等30多位深圳地区人才代表,在深圳百师园文化产业园,共同见证了这场人才、文化交流盛宴。

1

座谈会上,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党委组织部部长王朝阳对深圳平湖的文化做了独到的解读,用三个“多”向大家展示了平湖地区的文化积淀:铁路多、物流仓储资源多、红色资源多。指出未来平湖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带动社区共同发展。对于百师园落户平湖深表赞赏,也对平湖的人才工作进行详细的解读。

2

潮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陈锦平对此也表示认同,近年来,潮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着力优化引进方式,引进人才,大力发展人才队伍建设。希望借助此次参观与交流,让潮州市高层次人才“走出去”,吸收深圳人才工作的成功经验,把新技术和优秀人才“引进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

潮州市高层次人才联谊会会长、广东凯普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百师园集团董事长、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黄伟雄:来到这儿,深深感受到了深圳这片土地对于人才的重视程度,走在深圳星光大道上,这儿记录下的都是为深圳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也充分体现了深圳所倡导“深爱人才,圳等您来”自由开放的理念。

4

潮州市高层次人才联谊会秘书长、韩山师范学院粤东乡村振兴研究所所长、英国肯特大学社会学博士阮极:参观交流活动,让我亲身感受到了深圳的快速发展,以一个点产生辐射效应,带动周边的地区共同发展的强大影响力。希望在外发展有所成就的潮籍乡亲,能多多反哺家乡,为乡村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5

潮州市高层次人才联谊会理事、医院营养科副主任、普外科主任医师孙卫江:参观完深圳人才公园,走过院士彩虹桥,很震撼,颇有感触。医院是一个人才辈出地方,今后不仅要传承医学技术,同时还要弘扬工匠精神,不仅要做时代的潮人,更要做引领者!

6

潮州市高层次人才联谊会会员、韩山师范学院教务处长兼招生办公室主任、博士、教授袁德辉:潮州韩山师范学院办校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形成了“勤教力学,为人师表”的校训,凸显“扎根粤东,传承潮汕文化,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基础教育师资和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为广东及周边省份输送了大批优秀教师及其他各类人才。虽然学校在培育人才和输送人才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就,但随之社会的不断发展,现阶段也面临着极大的引才难题,学校对于引才用才有着强烈述求。另外,韩师对潮州文化传承特色教学有深度思考和尝试想法,有与各地高等院校合作的迫切意愿。

7

潮州市高层次人才联谊会会员、潮州市湘桥区凤新中心小学副校长、广东省特级教师柯慕湘认为: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长大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成为高端人才,成为卓越人才,是基础教育人的责任;潮州是历史文化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蜚声海内外,它植根于民间,很接地气,潮州非遗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对提升潮州基础教育的品质可行可为,在学校开设非遗讲堂,请各行各业的大师、传承人讲课、示范、指导,让学生进非遗基地实践、体验,不仅是学校丰富育人的手段和探索,更是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途径,也是非遗文化传承、发展,为基础教育可尽的社会责任。

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ozhouzx.com/czsms/88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