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两海会馆参观记

北京治白癜风的好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兴宁两海会馆参观记兴宁市位在广东省东北部,属梅州市下辖的县级市,建县时间据说可以追溯到东晋咸和六年(),今日治所位置是明朝所定。目前,市下辖17个镇和3个街道办事处,人口百万余。(谷歌地图)兴宁是我的老家,但其他地方的人可能并不知道兴宁的具体位置,甚至听也没有听说过。不过,我要是说家乡是梅州,那大家似乎就会恍然大悟,“客家人”。确实,梅州地区给大家的印象,就是作为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区,通行的语言也是客家话。如今,梅州也围绕“客家”进行文化建设,比如有客家博物馆、客天下景区等等。不过,今日要谈的两海会馆,却并非客家建筑。兴宁地区的文保单位因种种原因,广东遗留的文物古迹不如江浙等省丰富,且多集中在明清和近代。通览梅州地区的文保单位,除古墓葬、古遗址外,现存最早的地面文物可能是梅州千佛铁塔。铁塔铸造于五代十国南汉大宝八年,距今已有千余年,唯可惜的是其仅有若干残片遗留。此外,梅州地区现在仅有五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大埔县明代万历时期父子进士牌坊外,均是清末近代名人故居。(梅州千佛铁塔复原,作者摄。以下未标明来源的照片均由作者拍摄)具体到兴宁,则数量更少。市内无国保单位,属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的也只有磐安围(围指围龙屋,下同)、玉成围、棣华围、善述围、李和美屋、文峰塔、两海会馆、兴宁学宫、兴宁古城墙等几处,多是围龙屋,除了兴宁学宫和城墙外,大都在清代中晚期,且批次也多在第六批之后。(磐安围)(磐安围,百度地图)随着国保、省保名单的日益扩大,其价值性似乎有所下降,但对于文物保护来说,也并非无益。年2月,广东省公布了《广东省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拟推荐名单》,梅州地区有15处被列入拟推荐名单,其中就有兴宁市两海会馆。8月21日,趁着回老家的机会,我到两海会馆进行了参观。两海会馆一般而言,会馆是一种地方性的同乡组织,是异乡人在客地建立的组织,明清时期在全国多有建立,京师省城是其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兴宁两海会馆创建于嘉庆十一年(),并在年重建,位在宁江之西,坐西朝东。然而,想要参观两海会馆,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其具体位置。像文峰塔,甚至磐安围,百度地图上都能检索到,却唯独没有收录两海会馆。相关介绍也只是说会馆在某某路上。幸而,百度地图中有一商家自己标注的位置称在“两海会馆旁”,这才让我能够沿着导航抵达目的地。(上、下图:百度地图)基本结构我根据百度地图,制作了两海会馆布局信息,以下叙述便围绕着这基本布局展开。会馆上午的参观时间至12时止,我在11时04分从西沿江南路入口进入会馆保护区内,入口有门卫室。向东步行数十米,便至会馆自身的入口——所谓“斗门”,上有“瀛海辑宁”四字,并有若干绘画。这一斗门入口朝东北,直面江水,据说是为了能够方便快捷的与宁江码头联络。然而这一地理位置也导致其常有水患,因此相关部门在会馆东侧新筑了围墙。不过,这样一来斗门入口就显得十分逼仄,甚至没有办法拍到正面的全景,只能从内向外拍摄。(会馆入口斗门,从会馆内部拍摄)走进斗门便豁然开朗——在会馆大门前是较为宽阔的广场。大门共开五门,除了最北和最南两个侧门连接南北厢房外,中间的北、中、南三门之后是主体建筑。(正中三门)(北侧门及山墙)(南侧门及山墙)中门上方牌匾书“两海会馆”四个大字,南门牌匾书“莱岛名区”,北门牌匾书“古瀛长属”。进入大门后,可见会馆的南北厢房以及后厅,前厅、厢房和后厅环抱,形成天井。鉴于对建筑术语不甚熟悉,下面还是看图说话吧!(前厅中门南侧梁上结构)(前厅中门北侧梁上结构)(前厅,由后厅向前厅拍摄)(后厅全景)(北厢房及天井)(北厢房建筑构件)(北厢房及后厅建筑构件,由北向后拍摄)(南厢房主体,现为“多媒体室”,内设旧式桌椅,电视滚动播放宣传片,并陈列有入党誓词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厅建筑构件)(后厅建筑构件)(后厅建筑构件)(后厅北侧山墙)(装饰构建细部)从绘画内容来看,主要是中国古代故事画以及草木虫鱼花鸟山水。从建筑构建来看,托檐、斗拱等,采取了“潮州金木雕”的方式精雕细镂。“潮州会馆”两海会馆之得名,是因为它主要由海阳和澄海两地的商人所建,而今日又多称其为潮州会馆,这凸显了它的独特之处——由潮汕商人所建,馆内建筑也体现了鲜明的潮汕风格,甚至据说建筑所用的材料都是从潮汕运来。据展出的民国九年《重修两海会馆记》记载,兴宁在早年属于商业通衢。所谓“西北陆产,委输东南;东南水产,转运西北,而皆以兴宁为中枢”,潮州人往广州,多取道兴宁,“兴宁之有潮商也,权舆于乾嘉间”。而宁江在当时作为重要的交通河流,在商业上有着重要地位,这也是会馆选址于此的原因之一。自年潮州被日本攻克后,大批潮州人涌入兴宁,据说就居住在以两海会馆为中心的地区。当时,潮人占兴宁总人口超过60%,十分罕见。战后,部分潮人选择留在兴宁,成为了新兴宁人。馆内三个展览之一即是“潮州人在兴宁”。革命遗迹两海会馆何以被重视,它为什么有资格进入第八批国保的推荐名单呢?除了涉及客家、潮汕,以及建筑精美——其申报的国保类别也是古建筑——之外,似乎和会馆与革命的关系密不可分。年,革命者就以会馆为基址,成立了兴宁县农民运动筹备委员会,其后彭湃曾到此指导革命。年,国民革命军东征军政治部主任周恩来曾在会馆召开兴宁农民运动骨干会议。也因此,会馆内三个展览中的两个——东征军在兴宁、周恩来在兴宁都与此密切相关。不过,展出的文物比较简单。年2月,广东革命政府进行了针对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据会馆展板介绍,3月19日,东征军右翼部队在蒋介石、周恩来的率领下进抵兴宁,进攻为陈炯明部队占领的兴城,并于两天后攻克,史称“兴宁大捷”。不过,文献似乎表明,其时领导部队的主要可能是陈铭枢和蒋介石。随后,蒋介石在兴宁驻扎了十余天,期间甚至还在兴宁召开了追悼孙中山(孙中山逝世于3月12日)的大会,展板展出了一张当时的照片。(若干与蒋介石、周恩来相关的历史照片和绘画)如今,在会馆内的后厅——会议厅,复制了周恩来召开大会的场景。周恩来身后的木板墙上贴有“革命的农民运动万岁!”几个大字和感叹号。会馆也顺理成章的在入口处挂上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牌子。从省保迈向国保之路年,两海会馆被定为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这在兴宁市诸多文保单位来说,算是极早,仅仅晚于兴宁学宫。在这之前,两海会馆是县级文保单位,但具体是什么样的情况,并不十分清楚,有报道说一度十分破败。据外公说,会馆原先曾经被用作兴宁市第四小学。那么,小学什么时候从会馆搬离呢?也不是十分清楚。在参观时,我在南厢房某间内见到一块木牌,上书“广东兴宁潮存善堂”。翻查《兴宁文史》第35辑,其中温森泉先生所作《两海会馆历史沿革与现状》提及,原来北厢房是“潮存善社”,原供奉大峰祖师像。后来北厢房失火,大峰祖师像先被民众收藏,后又归还,“供奉善信顶礼膜拜。北厢现供观音菩萨金身,香火旺盛”。此外,此文还说,“中厅祀天后圣母,俗称‘妈祖’”。然而今日参观,无论是大峰祖师像、观音菩萨金身还是妈祖,都已不见踪影。厅堂内的位置被革命文物介绍和陈列所占据。《兴宁文史》第35辑出版于年,不过温森泉的这篇文章的介绍文字,部分可能继承自年出版的《潮州文史资料》第25辑中《兴宁“潮州会馆”旧址寻踪》。或许因此时间上很难断定,但相信温先生写作时应有前往实地参观,可见当时前后会馆还是充当着民众信仰的载体。据现场介绍,东征军的展览是在年进行布置的。不过,有新闻显示,年前后大修时,有关部门就表示要建立东征军展览馆,也许更有可能是大修的时候撤除神像的吧。移除神像,建立红色展览,强调红色基因,无疑有利于申报国保单位。

兴宁本身历史文物并不多,两海会馆算是其中难得的一座。不过,尽管市政府努力修缮,近期还因成为第八批国保的拟申报单位而有相关报道,但据我小范围调查,知道这一会馆存在的人似乎并不多。看来,文物保护不能只停留在政府投资和申报级别层面,更要积极宣传,让更多的民众知晓、参观。

—延伸阅读—

《重访汉魏洛阳故城》

《镇江考察记》

《南京六朝石刻考察记》

《麦积山石窟考察记》

《汉魏洛阳故城宫城野游指南》

持节君

留下买书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ozhouzx.com/czstc/67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