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碗
01潮谚云:
凤凰山头,无日无云烟,湘子桥上,无日无神仙。
既然已经登过云烟缭绕的凤凰山,那也必须要走一走这日日有神仙的湘子桥了。
湘子桥
湘子桥,即是潮州广济桥,潮州八景之一,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公元年),历经多朝风雨,年依据明代风格修复,年竣工。
桥身横跨韩江,并集梁桥、拱桥和浮桥于一体,结构十分特殊,堪称我国桥梁世上的孤例。桥墩上建有精美的亭台楼阁,中间由18座古浮桥相连,由于通航的需要,在下午5:30左右,浮桥会收起来,以便货船从江面通过。
传说唐代韩愈来潮州后,为了沟通两岸,请韩湘子等八仙与潮州的广济和尚分东西斗法造桥。
由于中途法力失效,致中间一段未能连接,由广济和尚用禅杖和何仙姑用莲花化作巨缆和十八只梭船连接起来,因此分别称桥名为“湘子桥”和“广济桥”。
02
潮州民谣:
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
廿四楼台廿四样,二只鉎牛一只溜。
桥中间十八只梭船的设计是广济桥的一大特点,遇到有洪水或大船经过的情况,梭船可以收起来,以便泄洪和任船通行。
梭船由铁索相连,在梭船上迈开大步行走,两边是广阔清澈的韩江水,拂过脸颊的是干净的江风,虽非身处楼台之上,却也莫名地有一种“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心情。
桥墩上的亭台楼阁也各有其优雅的名字,明宣德年间,知府王源在各个桥墩上修筑楼台,并分别以奇观、广济、凌霄、登瀛、得月、朝仙、乘驷、飞跃、涉川、右通、左达等命名。
年修复的时候,潮州市请了全国各大书法名家为各个楼台写牌匾。因此在广济桥上行之缓缓,不仅仅是为了欣赏两边的江景,更是能细细品味名家的风范,体会牌匾的深意,聆听历史的回音。
“二只鉎牛一只溜”也是有故事的。
在广济桥第12个桥墩上,你能看到一只鉎牛,也就是大铁牛,头高高仰着。大铁牛铸于清朝雍正年间,本来有两只,东西桥头各镇一只,意在镇压洪水。后来,在一次洪水中,其中一只铁牛被洪水冲走失踪了。于是潮汕就有“两只鉎牛一只溜”之说。
据说溜走的那一头鉎牛,后来在韩江上游的梅县的河底寻到,现保存在当地。
功
潮州广济桥东段,有一座“民不能忘”的牌坊,落款是:“为太守刘浔、分司吴均建”。在于表彰清朝太守刘浔、分司吴均建修复桥墩的功绩。
桥边便是潮州古城墙了,此时意犹未尽的你可以登上城墙眺望刚刚走过的桥,眺望一下开阔的江景,眺望一下风韵犹存的潮州古城。
潮州古城
→
或者像我一样,来到城墙根下,买一碗热热的手磨杏仁露,一边慢慢品着,一边在脑海里细细回想着广济桥的亭台楼阁,它的梭船,它的鉎牛,它的故事。
手磨杏仁露
注:第一张全景图、鉎牛图和民不能忘坊图来源于网络。
真稀奇的一只碗
zhenxiqideyizhiwan
想做一个有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