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小伙用6年多时间收集老照片穿越不同

点击柴房汇   年三元塔。约翰汤姆逊(英国)摄

  不少网友在微博、   年湘子桥。礼荷莲(英国)摄

一组老照片唤起潮州情结

  今年28岁的丁铨从小就喜欢摄影,也对以前的老照片情有独钟。“老人们常说,‘三世有修,才会出世在潮州’,这一句话在我离开潮州,外出上大学的时候更加体会到了。”丁铨告诉记者,六年前,他正读大二,有一天,在上网时,无意间在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州大学图书馆的网站上发现了几张清末民初有关潮州的照片。那些从小熟识的风景,在那一刻顿时觉得陌生。看着穿越百年时空呈现在眼前的凤城,让丁铨感到很是震撼。当时他的第一反应是,要将这些老照片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于是,他对照片上的背景介绍进行翻译注解,再配上自己的描述,转发到潮州一论坛上。帖子一经发表,引来了许多网友转载。网友们浓郁的怀旧情结,让丁铨有动力去收集老照片,将照片背后的故事呈现给大家。

  年潮州府全景。(相片来源:英国)

  从那时起,丁铨自己一有空闲,就会登陆外国的各种网站、相关摄影论坛,寻找潮州老照片的踪迹,有时还会到旧书店、图书馆去“淘”。

  年代,时钟楼。(法国明信片)

开微博、   年,丁铨在新浪微博上注册一个名为

潮州老照片的账户,专门用于晒自己收集到的潮州老照片。这一举动引来不少网友的   随着

潮州老照片微博影响力的日益扩大,不少家中保留有老照片的网友,纷纷提供一些珍贵的老照片,还有网友提供了一些老照片的具体位置和照片背后的小故事。年,丁铨注册了“潮州老照片”   在收集老照片的过程中,丁铨查找资料,询问网友,还抽出时间重新走访了照片中的地点,了解这些地点曾经发生的小故事。“这其中,一些看似平淡无奇的照片也可能蕴含着一些故事,比如女传教士约翰·斯顿于年收集的一张拍摄于潮州府的老照片。”丁铨告诉记者,这是一张年前普通寻常破屋老榕的街景,如今考证其拍摄地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直至一位老人的来信,根据图中事物,及一些历史,推断出可能拍摄于南堤顶,让这张照片有了故事,也让这张照片得到了   年状元坊。(相片来源:美璋照相馆)

  “在走访中,我也看到一些景点没了往昔那金碧辉煌的风采或是被重新翻新,已不复往昔面貌,感到十分可惜。”丁铨说,收集的这些老照片不仅可让人们窥见历史的细节,让人们看到文献和口头相传的历史,甚至被时光遗忘的一鳞半爪。也希望可以为已遭破坏或毁灭的建筑物在修复时,尽可能提供“修旧如旧”的依据。

让定格的历史能流传下去

  收集、走访、整理、发布……就这样,从年至今,丁铨收集了多张关于潮州的老照片,这些老照片最早可以追溯到多年前。在整理发布老照片故事的过程中,他收获了不少故事,也结交到了不少关心家乡发展的朋友。一直以来,他希望能出版一本老照片影集,却未能遂愿。直到年3月份左右,在同为潮州人、南方日报出版社编辑佃燕婉的提议与帮助下,丁铨将之前发布的老照片故事重新进行整理完善,准备成书出版。为了更加严谨,丁铨与朋友们还专门重新对照片进行走访核实,寻找资料及一些知情的老人,对历史口述的细节进行多次校正修订。

  年开元寺天王殿前陀罗尼幢。关野贞常盘大定(日本)摄

  该书通过旅程、风物、人像三个章节,讲述潮州的影像史,书中还特意增加由其好友黄珂展绘制的旧影地图索引,让影像拍摄地点有了可视化的坐标。该书《旧影潮州》将于近日出版。目前,该书还在网上进行众筹,得到了不少网友的支持与点赞。不少网友更评论道,期待翻开书的那天。

  “随着时代的变化,那些能讲述潮州历史的人正渐次老去。虽然人们能通过古籍里的记载了解潮州的历史,然而那些又好像是一堵厚实的高墙,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去墙内探索。”丁铨告诉记者,许多关于这座城市记忆的东西正在逐渐消失,现当代是一个网络和读图时代,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讲述昔日潮州的历史,“后生仔”可能更愿意看。“这本书像是一个‘引子’。”他希望能通过这本书,引起年轻一代的共鸣,增强他们对这座城市的认同感和认知度,并让更多本土年轻人参与进来,提供一些老照片的相关线索,也共同来进行口述史创作和本地文物文化保护工作等,让定格的历史得以流传下去。

(文章来源潮州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注:投资料须由演员本人投送,戏迷投送怕资料不全,恕不采纳!谢谢!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柴房汇微店,购买明星亲笔签名专辑↓↓↓

赞赏

长按







































哪里治疗白癜风好
北京中科医院十二年致力公益事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ozhouzx.com/czsxw/46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