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我市工业经济实现“开门红”,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民营工业、内销产值等指标增速高于去年同期,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
一、工业经济稳定增长
一季度,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增长6.5%,比去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占GDP和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49.4%和94.3%;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2.5亿元,增长7.2%(见图1),高于全省平均(7.1%)0.1个百分点,比1-2月提高2.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1位,粤东西北地区第5位。
年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运行态势分析图
图1
(一)区域经济增长分化
各县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出现分化,呈“两高两低”的特点。枫溪区和湘桥区增速分别为9.1%和7.9%,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9个和0.7个百分点;潮安区和饶平县增速均低于全市平均,分别为5.6%和5.1%。其中,湘桥区和饶平县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3.4个和4.7个百分点,潮安区和枫溪区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1.1个和0.7个百分点。
年一季度各县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运行态势分析图
图2
年一季度各县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析图
图3
(二)支柱行业增势平稳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八大行业实现增加值53.9亿元,增长5.5%,拉动规模上工业增长3.7个百分点,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
从增加值看,陶瓷工业增加值居八大行业之首,实现增加值24.3亿元,增长8.1%,比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9.5%。
从增速来看,呈“四升四降”态势。陶瓷工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不锈钢制品业和电子工业增长稳定,其中,不锈钢制品业和电子工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17.5%和11.6%。服装工业增速明显回落,下降9.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14.4个百分点。水族机电业增速下降3.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14.8个百分点,为较去年同期增速下滑最大的行业,详见图4、5。
年一季度八大支柱行业增势分析图
图4
年一季度八大行业工业增加值分布图
图5
(三)民营工业贡献突出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60.1亿元,增长10.6%,比去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对规模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比国有控股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分别高4.3个和17.3个百分点,比股份制企业低1.2个百分点。
(四)重工业增速加快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重工业实现增加值38.5亿元,增长14.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8.3个百分点,占全市规上增加值比重为46.7%。其中,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5亿元,下降7.9%,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32个百分点;随着节后企业恢复生产,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增加值10.3亿元,增长6.6%,比去年同期提高14.4个百分点。
(五)工业结构不断优化
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实现增加值8.76亿元,增长7.5%,比1-2月提高9.3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0.6%;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6.3亿元,增长9%,比1-2月提高10.9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7.6%。
(六)工业品内销增速高于出口
一季度,我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6亿元,增长12.2%,比去年同期提高8.5个百分点。其中,内销产值.5亿元,增长16.4%,比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重86%;出口交货值43.1亿元,下降8.5%,比去年同期下降13.3个百分点。
(七)工业技改投资增长明显
全市工业投资33.5亿元,下降15.1%,降幅比1-2月收窄21.3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为40.2%。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0.7亿元,增长54.5%,比去年同期大幅提高58.5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10位。
二、下阶段工业经济运行研判
一是PMI指数企稳荣枯线上。1-3月,我市制造业PMI分别为56.7、52.7和50.9,3月份5项权重扩散指数中,除新订单指数外,其余指数均在荣枯线上,其中,生产指数已连续5个月增幅高于50%,新订单指数开始出现回落,总体上,我市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处于稳定增长的区间。
二是工业用电量回落。一季度,我市工业用电量增速下降1.3%,降幅比1-2月收窄12.5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用电量增速下降1.5%,占工业用电量比重为84.2%,受春节假期企业停工和环保、两违整治工作的影响,工业用电量增速出现回落。
三是市场需求“内增外降”。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销售和内销产值增长明显,但规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速连续负增长,且降幅进一步扩大,从PMI新订单指数和出口订单指数双双回落至荣枯线下来看,市场需求尤其是外需方面仍显疲弱。
四是PPI指数保持增长。1-3月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一季度上游产品价格上涨,拉动PPI回升,企业效益有望得到改善,但市场需求如果无法得到释放,持续上涨的上游产品价格将转换成企业高额的生产成本。
综上分析,一季度我市工业经济取得良好开局,积极因素与下行压力并存,经济企稳仍面临各种困难和问题,外部经济复苏缓慢,需求回升基础不牢固,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工业投资增长偏低,经济增长后劲稍显不足。夯实发展根基,扎实推进各项改革措施,仍是确保下阶段经济稳步增长的重要抓手。
(统计数据来源于市统计局)
经济运行监测科
年5月2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