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正所谓“无茶不欢”
潮州独特的茶文化
让“食茶”成为每一个潮州人
不可或缺的生活习惯
那么,你也是吗?
其实,不只是俗语
潮州民间还流传着
许多关于茶的小故事
教授还为大家准备了
一则有关茶的小故事
一起来看看吧!
茶薄人情厚
林伦伦
潮汕人嗜饮工夫茶,无论百姓家庭,还是坊间商铺,甚至办公场所,必备茶具。滚水升腾,茶香扑鼻,是你在潮汕街道上所见所闻的常态。
潮籍著名散文大师秦牧先生著有《敝乡茶事甲天下》美文,一口气讲了好几个潮人喝工夫茶之经典故事,最后连自己的故事也讲出来了:
“有一次我们到汕头看戏,招待者在台前居然也用小泥炉以炭升火烧水,泡茶请我们喝,这使我觉得太不习惯也怪不好意思了。”
由此也可知,潮人嗜茶风俗之盛。潮阳籍的泰国著名华文文学作家司马攻先生则在他的美文《明月水中来》里,把家中的一把由前辈从“唐山”(潮汕老家)带去泰国的紫砂壶“孟臣罐”,当作中华传统文化在泰国传承的文化符号来郑重而深情地描写和倾诉。
曾经有记者对潮汕人饮茶进行调查,每个家庭月消费茶叶大约2斤,潮汕三市人口以万计,每个家庭约4人,月消费茶叶即万斤。再乘以12个月就是万斤。这是个令外地人“惊呆了”的天文数字。
由于嗜茶成俗,也产生了许多与“茶”有关的词语和俗语。
最让外地人啧啧称奇的是潮人不把茶叶当“叶”,而是当“米”,把茶叶叫“茶米”。(虽然,有专家认为这个“米”与“虾米”“薄壳米”“红肉米”的“米”相同,只是指形状而已。但我仍然愿意坚持此俗词源的解释)与“茶米”之称相匹配的街头景象是——“茶铺加(ɡê1,家)过米铺”(茶铺比粮店多)。每一条街上都有卖茶叶的商店,有的地方可以说栉比鳞次,而且规模不小、多数还装修雅致。
常常在一起品茶的茶友叫“茶客”或者“老茶客”;品茶有一定水平的叫“茶脚”(ka1,咔1)或者“老茶脚”;更有甚者,称“老茶鬼”。
在潮汕大地,“吃茶去”不是禅语,而是普通老百姓相邀喝茶的招呼语,用潮汕话说就是“来食茶”,还有更加民俗化的“来滴茶”或者“来敲(咔3)茶”。
潮人喝茶,喜欢叫上两三朋友,一起品尝。尤其是得到好茶叶时,更要请平时一起喝茶的老朋友一起分享,所以便有了“茶三酒四踢跎二”的谚语。
事业干得好,人有出色,潮汕话赞之曰:“有茶色!”潮人也把工夫茶作为待客之俗,不仅仅是“寒夜客来茶当酒”,而且是一年四季的每一天均如此。就是酷暑30度以上,客人来了,也照样给您敬上用95度以上蟹目水泡好的热腾腾、香喷喷的工夫茶。民间谚语云:“客来主唔顾,不是好家厝。”所以,不管茶水厚薄浓淡,有客人光临,递茶敬客是一定要的,没有茶是万万不能的,此所谓“茶薄人情厚”!
潮人形容茶汤的浓度,清淡为“薄”,浓厚为“厚”。
先师黄家教先生(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早在年就在《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上发表《潮汕方言“厚茶”考释》一文说,
“潮州人喜欢喝茶,泡茶的功夫尤其讲究,故有‘工夫茶’之称。潮州方言称‘浓茶’为‘厚茶’,同此说法的还有福建的闽南各县以及闽中的永安。把‘浓茶’说成‘厚茶’,相对的‘淡茶’就说成‘薄茶’。用物体的厚度来描绘液体的浓度,这是古已有之的语言现象。按《说文解字》‘酷,酒厚味也。’酷从酉,酒厚味也,意即酒的味道甚浓。酷从极言酒的浓度扩伸到程度深的意境,‘酷爱’便是‘厚爱’非常疼爱。再看‘醲’字,《说文解字》‘醲,厚酒也。’仍以厚来描绘酒的浓度很足。……‘浓’与‘厚’可组合成为同义并列的‘浓厚’;‘淡’与‘薄’可组合成为同义并列的‘淡薄’。由此可见,‘厚’可以用来表示‘浓’。”
沿着黄家教老师指引的方向,对“薄”“厚”作“淡”“浓”解再做补证。
薄,潮汕话除了由跟普通话一致,指扁平物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小的义项之外,还指液体的浓度低,饮料的味道淡。如:
“撮农药较(kah4,咔4)厚,个伊透薄(这些农药的浓度太高,把它兑稀一些)。”又:“茶较薄,着换茶米了(茶水太淡了,得换新茶叶了)。”
“薄”从先秦到唐宋都有指液体浓度低、味道淡的意思。
《庄子·胠箧》:“鲁酒薄而邯郸围。”汉·刘向《新序》卷四:“墙薄则亟坏,缯薄则亟裂,器薄则亟毁,酒薄则亟酸。”唐·杜甫《羌村三首》之三:“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宋·康誉之《昨夜录·杨氏三兄弟》:“酒味薄而醇,其香郁烈,人间所无。”《说文解字·酉部》:“醨,薄酒也。”《广韵》平声支韵:“醨,酒薄。”
潮汕话除了酒、茶浓度低可以叫“薄”之外,其他如药液、香烟的味道等亦如是,所指范围有所扩大。
厚,潮汕话除指扁平物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大(如:厚过阫墙)之外,还指:
1、液体的浓度大,味浓;例如:“工夫茶较厚,别底块人无乜敢食(工夫茶太浓了,别地方的人多数喝不了)。”
2、多,密度大;例如:“蠓过厚,有蠓熏抑无(蚊子太多了,有蚊香吗)?”
3、深密。例如:“茶薄人情厚。”
厚,古代有指味道浓的义项,
《韩非子·扬权》:“夫香美脆味,厚酒肥肉,甘口而病形。”《列子·杨朱》:“丰屋美服,厚味姣色”。《文选·七发》:“饮食则……腥醲肥厚。”李善注:“厚酒肥肉。”《说文·酉部》:“酷,酒味厚也。”《广韵》平声钟韵:“醲,厚酒。”
事实上,今普通话在一些成语中,也保留了古汉语的说法,“深情厚谊”、“厚此薄彼”、“厚薄亲疏”等。
由此可见,“茶薄人情厚”的“薄”和“厚”是保留了古汉语的词义,是古雅之词,而非一般的乡谈俗语也。
林伦伦
◆广东汕头澄海区人◆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文化学者,中国语言文学二级教授,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历任汕头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副校长、韩山师范学院院长。◆林伦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地方方言与文化,学术成果丰富。除在权威中文学术刊物、专业杂志上发表的逾百篇学术论文外,尚出版有30多种学术专著。我们熟悉的《新编潮州音字典》、《潮汕方言词考释》、《潮汕方言熟语辞典》就是林教授的著作。学到这里
是不是想赶快告诉身边的朋友
快转发给身边的朋友们
一起“涨知识”吧!
各位看官
如果您有关于潮州话的问题
也欢迎留言哦
米果君会在接下来的特别节目里
诚邀林教授来为大家作答
◆转载请注明来源◆
呾破无酒食
潮州人说潮州话
视频
频道
扫码
上APP
看新闻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马上下载红桃粿APP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