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广东公安机关抓紧抓细抓实党史学习教育各项工作,结合细化深化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用好红色资源持续兴起学习教育热潮,广东省公安厅联合省地方志办组织开展了“追寻红色足迹激发奋进力量”广东公安走进红色文化村主题活动,在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基础上,每日发布宣传一个红色文化村资料,引领读者更加深入感受广东乡村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
红色名片革命母亲李梨英故居、“红三连”的兵器修配厂和印刷厂、红军古井、红色戏台、医院大坑村村貌(湘桥区地方志办供图)大坑村,位于湘桥区铁铺镇北部,距铁铺镇政府约12千米。该村作为革命老区,是革命母亲李梨英(—)的故乡。村内有革命母亲李梨英故居、土地革命时期的农民协会旧址、“红三连”的兵器修配厂和印刷厂、红军古井、红色戏台、医院等革命遗址;年,中共潮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授予大坑村“潮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牌匾。革命母亲李梨英故居牌匾(潮州市地方志办供图)革命母亲李梨英故居位于大坑村西侧叫塘仔尾的地方,李梨英当年就生活在这里,受尽苦难和折磨,也是在这里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立下“永远跟党走”的志向,从这里走上追求光明的革命道路。当年国民党军队和地主武装进村“扫荡”时,将李梨英的房屋和公厅彻底烧毁。现在遗址按原建筑格局进行复建,是一处以土地革命战争历史为主要背景、展现革命母亲李梨英光辉人生的革命史迹,是粤东地区重要的革命纪念地。年9月16日,革命母亲李梨英故居被列为潮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军古井位于革命母亲李梨英故居的东南边池墘。井面用花岗石条石切成方形,井深约3米,水清味甘。年秋,李梨英为了救治红军伤员,在缺粮缺药的情况下,上山采草药、熬汤、做饭、洗衣服等,经常出没于这口井边,后来人们将此井命名为红军井。红军古井(湘桥区地方志办供图)“红三连”的兵器修配厂位于大坑村田墘书斋,背靠大山,坐北朝南,历经沧桑,至今仅留下1座石门框、3根石柱和半截墙垣。在当年艰苦斗争的环境下,就连丰顺、大埠的机枪也送到这里修理,为红军和游击队的武装器械保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红三连”的兵器修配厂遗址(湘桥区地方志办供图)红色戏台位于大坑村寨埕,坐南向北,戏台比寨埕面高约60厘米。该戏台重建于年,建筑面积约平方米。年大坑村农民协会成立后,詹如炳为秋溪区书记,彭莫等人利用这个戏台进行革命宣传。由于叛徒出卖,国民党军队“围剿”大坑村,以查户口为名抓捕并杀害林锦森、林保梨。红色戏台(湘桥区地方志办供图)医院遗址位于大坑村北面马鞍山饭包石下,从村里出发至此大约3千米的距离。这里其实是一个大石洞,有一个细小的入口,石洞里可容纳多人住宿。年至年,设在饶平樟溪和尚田的医院经常遭到国民党破坏,故部队把部分伤员转移到相邻的大坑村。考虑到伤员的安全,李梨英和大坑游击队队长林锦森经过商量后,选定这个石洞作为伤员藏身和治疗之所。由于隐蔽到位,饭包石下的医院藏于深山无人知晓,直到年部队撤离,医院在此坚持了长达5年的时间,安然无恙。医院入口(湘桥区地方志办供图)来源:“广东省公安厅”学习强国号
编辑:晓丹
责编:小唐
审核:宣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