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白癜风杂志编委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7761461.html
?潮人在线传媒集团是国际潮团总会的服务机构,国际潮团总会和潮商大会官方网站,国际潮团总会信息委员会的运营管理单位。
?潮人在线官方 休假回了趟潮州,好好放松了一把不说,每天也吃吃喝喝地过了(减肥的孩纸无地自容啊)。晚饭都习惯少吃,但回家少不了喝浓烈的凤凰单枞功夫茶,从早到晚,为自己出去觅食宵夜找了个多么名正言顺的借口啊!好吃的实在是太多了,怪只怪假期时间太短、晚上食量有限呀。好吧,撑足了,从潮州传统鱼生、海鲜小炒、砂锅粥、鳝鱼炒粿条、鱼肠粿条等一一尝起吧。
清乾隆周硕勋在《潮州府志》中称,在潮州“蚝生,虾生,鱼生之类,辄为至味。”
鱼生,则是生的鱼片;套用现在的话来说,则是刺身,潮州刺身呵呵。
清代李调元在《南越笔记》记载:“(草鱼)以初出水泼刺者,去其皮刺,洗其血腥,细脍之以为生,红肌白理,轻可吹起,薄如蝉翼,两两相比,沃以老醪,和以椒芷,入口冰融,至甘旨矣。”足可见其美味!
入秋以后,正是吃鱼生的大好时节。因为草鱼肥美,天气又比较凉爽,开始刮偏北风,适合鱼肉的风干。一般用的鱼都是沙塘里养的草鱼,每条3斤左右最为适宜。将草鱼剖开剥皮,再沿脊骨取下左右两片肉,切除肋骨和鱼腹,挂在通风处。
一般准备工作都是在下午四五点钟就开始了,到晚上鱼肉被风吹得由嫩变脆,没有多余湿漉漉的水分,食客们就纷至沓来了。
那晚已过11点,随着当地老饕的车前来潮州有名的“枫溪鱼生店”。黑暗中,只见车七拐八拐,拐进了一个貌似菜市场的地方。周围的商铺摊档都没有营业,唯独这家开门迎客。下车一问,果真就是菜市场。而这家鱼生,只做晚上生意。
下面两张是师傅在处理鱼:
上面靠近镜头的这盘“红肉”是取其精华后丢弃的糟粕,用来煮鱼汤鱼粥,吃鱼生只吃白肉部分。
吃鱼生的佐料是非常讲究的,分两部分。一部分是酱料,大致由碾碎的普宁豆酱、姜蓉、炒香白芝麻调和精选麻油组成。另一部分是什锦配料,一般由炸花生仁、生白萝卜丝、萝卜干丝、红辣椒丝、生姜丝、南姜粒、酸杨桃片、蒜片、香菜段、芹菜段和青橄榄等组成,放在一个大竹匾上,五颜六色,一看就很有食欲。
蘸料:
吃的时候,根据自己的口味夹一些配料,再夹一两片生鱼片蘸酱料后和配料同时送入口中。鱼肉被风吹得富有弹性,又微微带一点粘口的胶质,比起三文鱼刺身的肥腴甘香,更多的是清爽脆甜。加上那些配料,口感层次非常丰富,怎叫一个“美味”了得,让人欲罢不能,连连举筷!喜欢喝点小酒的人,还会再喝上一杯高度酒,真觉人生快活不过如此!
除去那两块吃鱼生的肉,剩下的鱼头、鱼骨等依然是宝贝。加入事先浸泡过的米粒、大白菜、咸干豆腐皮等熬一大锅鱼粥,起锅后加入大量的胡椒粉和芹菜段提香,鱼生吃得差不多时,北风呼呼地再来上这么一碗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鱼粥,完满地收场结束,好不满足!
姐吃的不是宵夜,是意境。
潮州古城有大大小小城门若干座,这家阿明小炒位于上水门,也是小有名气的。
来吃宵夜时路过最大的主城门东门楼,好一个恢弘气派!
吃小炒多数有人要喝点啤酒,所以离不开一些带壳类的下酒菜,如花甲、田螺、虾蟹等,除此之外潮州的卤水也必不可少。
上面这只小河虾已是整碟里面个头最大的啦,最小的还不如一个戒指盖那么大。
腌制的调料大致为:生抽、盐、麻油、花生油、蒜蓉、辣椒丁、香菜段等。因为全是生猛的游水河虾,硬由活蹦乱跳腌到“醉”掉了,所以腌的过程要用保鲜纸盖上,以防小虾到处乱蹦。
大概15分钟后打开,发现小虾还是会蹦,继续盖上等吃。。。
大概20分钟后就可以开吃了
蘸上辣椒面和白醋调和的蘸料,又是一番味道
一样要蘸蒜蓉醋才好吃
还有下面这些,亲都认识吗?
这顿宵夜,5个菜,1罐七喜,埋单元,抹零收了张大团结
潮州的砂锅粥很丰富,鱼、虾、蟹、田鸡、小鲍鱼、黄鳝等均可入粥。
我最喜欢喝粥水,不喜欢吃米粒,所以每次点砂锅粥都会让老板多熬点米汤。
上图是蘸料和配菜。除了两碟豆酱,还有一碟酸菜和一碟迷你的油条,哈哈,油条“好大好大”吧很酥脆的哦,泡在粥里好好吃。
下图是咸干豆腐皮,一样是可以泡在粥里提香的。另外一碟是南姜末,潮州人酷爱南姜,味道比生姜香多啦!
这样的小碗,我可以喝上好几碗
我们吃的这家叫“辉记老牌砂锅粥”,开了N年了,起码我知道就有十几二十年,暴暴门面
鳝鱼粿条就是鳝鱼段炒河粉。
潮州市区老灰路头这家是全潮州最出名的,印象中也是傍晚才开始出来做生意。
现杀的鳝鱼,加上空心菜与河粉爆炒,河粉在旺火下煸得有点焦焦的,非常香。鳝鱼口感有点脆,味道鲜香。不过炒河粉都要放比较多的油,这个宵夜有点重口味,吃完要喝两杯功夫茶才舒服。好在他家功夫不错,碗底基本没有多余的剩油。
再来上一碗他们自制的鱼皮饺混搭鱼皮汤。
不过鱼皮饺太咸了,泡得汤也很咸。鱼皮要趁早吃,泡久了会变软,就没那么好吃了。
下面是待用的鱼肉和鱼皮,还有鱼皮饺:
依然是大排档的环境:
吃完回家赶紧又泡上凤凰单枞,喝下两杯解腻,好舒服呀。。
作为潮州人,以前竟从未听说有“鱼肠粿条”这样东西,也是这次回去才偶然遇见并听说的。
所以决定也要试试。
大概做法是整一副鱼肠(包括鱼肠周围的鱼肝和鱼油)洗净,下锅先煸出油来,然后加水烧开,加入河粉及调料即成。
标准10元/碗的鱼肠粿条,用料是一副鱼肠和半个鱼鳔。我们财大气粗,要了20元/碗,两副鱼肠加1个半(还是2个?)鱼鳔。
一看这出品,就知道是属于咸鲜型的,怕腥者勿近
汤的调味比较咸。因为太淡会显得更腥。
煸出来的鱼油也会使汤头显得油腻。
我只捞了干货吃,鱼汤放弃。
老板盛汤之前,空碗里会放一点儿金不换提香。
爱上镜的帅锅老板:
操作台各种配料:
这个鱼肠粿条是绝对的重口味了。不过作为一种新鲜的尝试还是很有意思的。若是天冷,再来吃吃也无妨
建议老板煸出的鱼油留一点点就好了啦,就不会那么油腻
另外,蘸的辣椒油太干了,难以附着到鱼肠上,能换一种质地细腻点的则更好;还有还有,每桌再提供陈醋自取,醋能去腥又能把咸味减淡,这样就可以吃得更多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