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这条百年前的商业街,如今让人回味无穷

清代年间乃至更早时期

西马路是名门望族置宅立祠的“黄金地带”

而在近日的探访过程中我们感受到

这条老街宛如浓墨重彩历史画卷下

意蕴悠长的一抹笔笺

不着形迹间见证了古城数百年之沧桑沉浮

据文献记载,清末民初修筑潮汕铁路和安揭公路时,潮州车站恰好选址在西门外,加上连通东西,交通优势使之一跃成为潮州仅次太平路的另一条重要商业街。

本图来源:潮中路吃

年日本人所绘《潮州府城》略图,显示西门街

(西马路)已经成为民国时期潮州最繁华的地段之一▼

本图来源:潮中路吃

西马路的小吃,大概是在那个时候出现的。十八曲鱼饺、糖葱薄饼、传承数代的花生糖,仿佛齿颊间那股只属于潮州美食的味道,随着时代的更替,静静地在这条街上飘香了百年。

小吃中的文化气息

西马路很多商店的店面不大

或者干脆就只一个摊档

但都有着几十年的历史

有些甚至是世代留传下来

他们的做法都很传统,小吃味道也很正宗

在品尝美味的同时,更能深深地感受到

潮人那古朴典雅和浓浓的文化气息

潮州粿品

一进入西马路

就能看到这家专卖各种粿的“无名小食店”

芋粿,笋粿、土豆粿、芋丸、鼠壳粿...

还有各种油炸小吃

春饼、芋饼、咸蛋黄卷.....

都是潮州人从小吃到大的美味

糯米胀猪肠

而在那家无名小吃店的隔壁

这家“伟记小食店”的糯米胀猪肠尤为出名

将一整根糯米胀猪肠煎至金黄油亮

再横切成大小一致的一片片

最后撒上白芝麻等佐料

一份美味的小吃就此摆在眼前

让人恨不得马上大快朵颐

经过浸泡变得香软的糯米

跟栗米、猪肉、香菇、虾米混合在一起,

几种香味一同放到口中

香、糯、软一次满足

麦粿

在西马路路口第一个转角处

有个摆了10多年的老摊位专门卖麦粿

生意非常好,往往下午就收摊

本图来源:潮中路吃

烙得焦香酥脆的外皮内夹着芋泥流心

麦香与芋香或土豆泥完美地结合在

这一块不起眼的麦粿之中

只有亲口品尝过的人

才了解酥脆与软糯的口感中蕴含的香甜

本图来源:新潮人说

红桃粿笋粿

这家吴进平小食店生意非常火爆

每天都有人来预定红桃粿和笋粿等

这两样都是潮州人过节或者家里有红白事的时候

必不可少的两种粿品

店员每天一大早都很忙碌

揉面、切块、压饼状、包馅、定型

在几个人的分工协作下

一个个成品就这样完工了

晶莹剔透的粿皮

包裹着竹笋馅或者韭菜馅

无论是蒸煮还是煎炸

都别有一番风味

水晶粿芋球

“老大”煎起来香味四散的

水晶土豆粿和芋球

也是吃货们来西马路必定捎回的美食

灌煎

还有这种外皮是腐膜、

内馅和“猪肠胀糯米”差不多的“灌煎”

据说由于有些人不喜欢吃猪肠

所以衍生出来的另一种小吃

无论做法和吃法都是一样的

春饼

这家老尾春饼店门口支着一口大油锅

从最初每条卖三毛钱到现在的两块钱

一个小小的春饼见证了历史的巨大变迁

将绿豆、香葱段、香菇、猪肉

包裹进一大一小共两层面皮中

再卷成柱状

最后放进滚烫的油锅里炸个几十分钟

油炸好的春饼金黄酥脆,香气诱人

光看着就馋得不要不要的

这里还有裹上淀粉

炸至金黄的番薯块和芋头块

光看着就让人流口水

粿汁

麦粿的摊位往里再走进些

有一家开了二十多年的粿汁店

卤味什么都很齐全

猪肠卤得很入味,有嚼劲

卤豆干还会爆汁哦

阿伯手法十分熟练

一下就一碗粿汁上桌

糯米粽栀粽

潮州的粽子不一定只能在端午节吃

平常当个早餐也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这家刚刚好在路口,一眼就能看到

这里不仅有卖糯米粽

还有潮汕传统的栀粽

不过也要靠运气

阿叔也不是天天能遇见的!

绿豆饼

说起潮汕的风味小吃

不得不提绿豆饼

以前在外地上大学时经常买来吃

这是最容易尝到的家乡的味道

每一块绿豆饼都是纯手工制作

手掌大小的绿豆饼

烤得松脆的酥皮包裹着入口即溶的绿豆馅

让你一吃起来就停不了口

酥饺

这家李记小食店据闻已经传承百年之久

店内专营酥饺和春饼

炸至金黄的酥饺新鲜出炉

闻起来咸香四溢,咬起来酥脆可口

潮汕肉丸

潮州人喜欢把各种肉类制成肉丸

不仅让肉能保存更久

更重要的是赋予了这些肉Q弹的口感

像是焕发出新的生命一样

牛肉丸、猪肉丸、墨斗丸、苦刺丸......

各种丸类经过特制汤料的烹煮

味道就一个字:棒

十八曲鱼饺

西马路有条十八曲巷

巷内专做鱼饺,素以鲜味出名

“十八曲鱼饺”也因此成为城内老字号

至今约百年历史

鱼丸、鱼饺、鱼册、鱼面都是当天现做

鱼饺的皮用鱼肉泥混面粉制成

鱼丸水润有弹性

鱼饺香滑爽口

再喝上一口鲜味十足的汤,绝对的享受

糖葱薄饼

很多没吃过糖葱薄饼的人

以为这种小吃是由糖和葱做成的

其实这是个很大的误解

“糖葱”实际是是指将麦芽糖

做成像“葱”一样的形状

制作糖葱薄饼就像制作一件工艺品

将麦芽糖反复提炼拉扯

最后赋予糖葱竖条的细致纹理

截面像葱一样中空

每一个标准的糖葱都要有16个大孔

-制皮-

-放料--卷皮-

本图来源:广州食豹

糖葱制好,剩下的步骤就很简单了

用三块圆形薄饼拼成品字形

堆上糖葱,撒上芝麻花生碎就完成了

内里松脆,外皮韧劲十足

满满的糖香和芫荽的浓味交融,脆爽极了

本图来源:广州食豹

甘草水果

“甘草水果”向来是潮州人心头的最爱

这家甘草水果店

从店主夫妻的儿子一出生就开到现在

足足有35年之久

当酸甜的甘草汁淋在卤制好的水果上

竟然产生了神奇的化学反应

那种酸爽让人吃完还想吃

如此诱人的美味

难道不想来试试吗

潮州三宝凉果

说到“潮州三宝”,可能现在很多

潮州年轻人都不知道是哪三样

可能一听到“老香黄”“老药桔”“黄皮?”

才恍然大悟

这些或多或少在爷爷奶奶家里吃过

除了这些,潮州其他的凉果类也很出名

油柑、糖莲藕、糖杨桃、蜜制橄榄

都是很多人小时候的最爱

各类炸物肖米

这家油香四溢的店正无时无刻

不在引诱着贪吃的你

在路上远远走来远

就能闻到那个令人感到胃口大开的香味

菜头丸、粿肉、肖米

还有被称为“潮州甜甜圈”的咸心饼

吃了一个还想再吃

朴籽粿

此时此刻,正是朴籽叶采摘的季节

朴籽粿也在现在大量上市

在面团在加入朴籽叶榨成的汁

在加上白糖等辅料制成的朴籽粿

一个个绿得发亮

朴籽粿刚出炉的时候

甜甜的香气四溢

十分调动人的食欲

不愧被称为“潮汕抹茶蛋糕”

咸水粿

咸水粿是一种很简单的小吃

只有大米制成的“粿杯”和菜脯丁两种材料

看似简单,味道却不简单

将菜脯丁煮至滚烫飘香

再放入“粿杯”中

一个个咸香爽口的咸水粿就这样做成了

潮味依旧

如今时过境迁,西马路已略显沧桑

伴随着许多老潮州人记忆中的老建筑的拆除

许多这里以前从没有的休闲店铺

也在这里这里开始崛起

西马路的尽头连通着牌坊街

这里相对于稍显破败的西马路

更显繁华、朝气、时尚

商业味道也更加浓郁

但不管过了多久

都没有哪一个地方可以代替西马路的位置

因为这里保留着潮州独有的特色

如今西马路上的小吃店(摊)依旧在那里

一代传承者一代

也为一代又一代的潮州人

带来那最传统的潮州味道

你吃过西马路的小吃吗?

你心中西马路的美食NO.1是哪个呢?

如果你也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

那就发给你身边的人看下吧,

让更多人了解潮州的文化!

觉得这篇文章好看的话,请点个“好看”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ozhouzx.com/czsxx/67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