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园村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凤塘镇西南部,与揭东县只一溪相隔,分为7个自然村,分别是逢美(俗称巷尾)、新厝、塘墘(也写做塘己)、大园、溪边、西厝、大巷,全村现有人口多人。淇园郑氏多出名人:郑智勇(二哥丰)、郑昌时、郑兰枝、郑谅......,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万元,村民人均收入元,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飞鼠衔珠”郑氏家庙
郑氏家庙约建于宋代。据《韩江闻见录》记载:淇园宗祠,号为“飞鼠衔珠”。因祠前三利溪(枫江支流)自东北向东南绕淇园本乡串圈,后转由东南向西北流入祖祠前面,水中有一小屿,皆为白沙所积,屿左边还带一小屿,称为“官印”,绕祠之水,在分开西向流入枫江,汇于榕水,形似“飞鼠衔珠”。
淇园家庙,先盖造二进,后改为三进。祠大门上的匾牌“郑氏家庙”乃明宰相何吾趋墨宝,门柜勒上明户部郎中郑谅墨宝:“堂坐淇园一望山明水秀;派分石井万夸源洁流清。”
传统民俗二月上旬游神淇园村、义桥村、林兜村(潮州话为篮兜村)、陈谟村、淇园新乡、沈畔郑厝、港美村,二月上旬游玄天上帝、雨仙爷等老爷。择日出游必须在正月初五上午由各村长者到庙前祷告掷杯,从二月初一择至初十日,时间确定之后贴出通告。该祭会设七个社,淇园逢美、新厝为一社,塘墘、大园为一社,溪边、西厝、大巷为一社,上林兜、下林兜为一社,义南、义北为一社,陈谟、新乡为一社,沈畔郑厝、港美为一社。每七年轮值一社,各社每年都要游神祭祀。
正月十五夜游灯屏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夜,淇园乡七社,凡上年出生的男丁都要派一屏灯参加游灯。
游灯屏过程分为三个步骤:备灯屏、上灯和游灯。灯屏应按各社抽签定先后顺序,跟随在各位老爷轿之后。马头锣开路,游灯队伍行走各社“安路”一大圈,到淇园村大宫前“海门河”处,便要快速冲进宫中让老爷坐殿。此时各社增派人力,以能先进入大宫为福,横冲直撞,场面惊险激烈,人山人海,跟随在老爷轿后的各灯屏,稍停一下礼拜即快速将灯屏带回家中。
九月祭祖
每年农历九月祭祖盛会,十分隆重。
淇园乡郑氏世系诗
淇园乡自伯舆公和叔武公创乡开始,一至六世祖大八郎公前的世系失传,元朝年间,我族第九世祖桂龙公,字必兴,始为淇园乡著立前世系四句,向前推算,从第七世祖念九公开始,繁衍推下去,桂龙公遗著前世系诗文曰:“甫卿必惟宗,孟可明素希,宜思宏时永,世仕孔邦行”。
清嘉庆年间,我族第二十三代祖郑兰枝先生,为吾族继著立后世系四句,文曰:“诗礼传家裕,文章应运光,先声承克绍,振起见贤良”。
世系诗
甫卿必惟宗
孟可明素希
宜思宏时永
世仕孔邦行
诗礼传家裕
文章应运光
先声承克绍
振起见贤良
二哥丰--郑智勇
郑智勇(至年),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凤塘镇淇园乡,乳名义丰,族名礼裕,“智勇”这个名字是孙中山年起赠的,他老年时自号海涛。二哥丰是他行第二或是洪门会党里的二哥(首领),潮州俗语:“生有二哥丰、死有大峰公”是生能得到二哥丰的帮助,死后得到高僧大峰的照顾,喻生死都有依靠。郑智勇为人乐善好施,热心公益,虽身居暹地,却对潮汕家乡航运、兴学、筑堤等不遗余力,善举殊多。
尽管郑智勇身清政府捐献十万两银子赈灾,得到二品卿顶戴的“荣实禄大夫”封号,慈禧也答应接见他,而且因此在曼谷建有豪华“大夫第”,在潮安凤塘淇园乡也建起“荣禄第”为主体的四马拖车大厝,但他厌恶清政府对年4月潮州黄冈起义的残酷镇压,因为起义者主要是他的洪门会党同志,当孙中山派胡汉民去曼谷与他联系时,他表示愿意接待孙中山。
当时由于海外各地的同盟会和光复会有矛盾,但洪门会党的观点同于盟会,光复会在曼谷没有一点影响,孙中山也了解这一点,所以在年11月20日带胡汉民和胡毅生到曼谷,郑智勇在中华会馆举行盛大欢迎会,到会有会党数千人,当晚在孙中山到大夫第时,郑智勇已将光绪皇帝的御书牌匾摘下,并剪辫易服以洪门会党大礼迎接,孙中山比郑智勇小十五岁,虽为美州洪门致公堂堂主,但辈序比郑智勇不二至三辈,但做为龙头大哥的郑智勇一直与他兄弟相称。
郑智勇同意在曼谷成立同盟会支部,并由门下肖佛成为会长,洪门会党机关报《华暹时报》的主编马兴顺为宣传部长(他年回潮州时被人告发而入狱,后经郑智勇营救回泰,但因受弄伤重不治而死。)郑智勇还赞助孙中山数十万元,孙中山嘉其品德而书“智勇”大字赠之。
辛亥革命后广州光复,隔天汕头也光复,潮州火烧府楼!
淇园新乡
淇园新乡位于潮州市潮安县凤塘县,整个建筑群名“仁美里”,由著名泰国著名华侨巨富郑智勇,人称“二哥丰”,于年在家乡所建造,占地多亩,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海筹公祠,荣禄第和智勇小学。
年,郑智勇在家乡淇园村附近,新建一座村庄,名为“淇园新乡”。新建的淇园占地多亩,包括宗祠、洋楼、更楼、围墙等。淇园新乡建成后,郑智勇将房子分给其家族及近亲嫡系,还以土地和房屋换取外乡人改姓郑而入住该乡。“外乡的一些贫苦人家,纷纷投归二哥丰家族,一律改为姓郑,投进新乡居住壮丁每人配给良田四亩房屋二间,入族后本身固应改姓郑,二代以上祖宗墓碑亦要改为姓郑”。随后,他又在淇园新乡附近,新建“忠美”、“信美”、“井头”、“铜锣”和“巷尾”等数个村落,同样以优惠条件吸引周围贫苦乡民入住从而成为“一方望族,雄视潮汕”。
郑智勇还在淇园新乡兴办智勇学校(今凤塘中学校址),智勇小学首届免费招收三班名学童入学,供给校服,提供住宿,高薪聘请潮州金中杨柳任校长。从豪宅至潮州城和浮洋潮汕铁路火车站修筑了两条洋灰路,总长约50华里,在民国初期的潮汕开创办学风气之先。
年初,潮州发生大地震,危及韩江堤防。北堤是关系到潮汕平原数县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堤防,郑智勇拨黄金38万两,并用他来往汕头至曼谷的五福轮船公司的轮船运来大批物资,修筑南堤、北堤和东堤。修复工程于次年8月竣工,潮州绅士父老在北堤建“郑公智勇纪念亭”,在南堤树“郑公智勇纪念碑”,记下其功绩!时至今日,郑智勇的事迹仍为潮汕人民所津津乐道。
年农历正月初三,郑智勇在泰京去世,他在临终前曾立下遗嘱,将在曼谷的大夫第连同大批地皮献给暹罗政府。
年,他的灵柩运回故乡安葬。
本文章材料搜集于网络,谨用于文化交流,不用于其它用途。
留
学
优
势
泰国留学读研五大优势:免试入学中文授课一年毕业海归待遇教育部认证学历
考研联系我们
陈老师
留学规划师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