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起风帆,潮州旅游大发展远航2015

  年12月31日傍晚,最后一缕阳光从滨江城墙慢慢滑走,广济桥、牌坊街等景区的游客渐渐散去,潮州旅游在“十二五”规划最后一年实现平安收尾。

  这一年,千年古城潮州以获得“广东省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市”为契机,重新立题布局,全面谋划发展。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8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2亿元,分别增长21%和22%。

  这一年,全市旅游行业扬起“改革”的风帆,以打造“世界潮文化体验目的地”为目标,旅游大发展重新启航。

  年我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8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2亿元,分别增长21%和22%。

  图为游客在广济桥上游览观光。   本报记者陈宏文摄(资料照片)1

(一)

  年初,刚上任不久的市委书记李水华便带队对全市文化旅游产业进行调研。一个月后,市委接连召开两场会议,专题研究旅游产业改革发展。李水华明确指出,“开展旅游综合改革,首先要明确旅游发展定位和理顺旅游管理体制机制。”

  为了加快旅游改革的步伐,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综合改革加快旅游业发展的综合意见》、《潮州古城文化旅游特色区管理运营机制方案》和《潮州古城文化旅游特色区管理体制方案》。随后,潮州旅游综合改革迈出了令人期待的一步——市成立了潮州古城文化旅游特色区工作领导小组,市长卢淳杰任组长,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许志晖任副组长,市政府办、市发改局、市文物旅游局等部门和湘桥区政府的领导为成员。

  改革,是为了使旅游业转型升级,谋求“大发展”的华丽转身。一年来,市旅游部门与华南理工大学潮州旅游规划编制组及时沟通,启动修编全市旅游规划,特别是古城旅游规划编制和创5A景区等规划。截至去年年底,我市已基本完成《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市总体实施方案》《潮州古城特色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潮州古城特色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升规划》等规划初案。古城东门户游客服务中心、古城创5A景区、仙洲岛潮州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红山森林度假区等旅游招商项目规划进展顺利。

2

(二)

 牌坊、民居、弦乐、工艺……这一切都是潮州文化旅游的精髓部分,如何让年轻一代加入到我市的旅游产业中来?去年,市旅游部门采取新措施,在古城区广泛引入新兴业态,鼓励扶持一批90后青年及海归潮籍学子在古城区创业发展,为古城区特色旅游注入激情活力。

  在牌坊街南段,由古城年轻人新开设并唱主角的“茶空间”、寻茶者、六弦音乐工厂等文化与时尚结合的店铺融合了中西文化。

  在太平路甲第巷,传统文化爱好者组织了古建筑文化、汉服文化、潮州音乐等别开生面的“古文化碰撞沙龙”。

  除此之外,市旅游部门还支持潮州筝学会在牌坊街设置采风基地,定期演奏;开设古城文化旅游新业态“品羽茶庄”,体现了古城区的良好文化韵味和特有风格。

  为了提升旅游城市的知名度,我市不断借助国内国外、网上网下的各大平台开展营销。去年以来大力推进“智慧旅游”建设,新打造“潮州文物旅游”   位于市区的五星级酒店万豪大酒店加大投资力度,预计年6月完成酒店主体工程,年底正式开业。

  潮安区凤凰乃兴石湖山庄客服中心、会议中心、独立木屋、天池景区停车场和景区大门建设投入万元,客服中心建设项目已经完成,会议中心项目完成80%。

  截至去年11月份,饶平县潮州绿岛旅游产业园服务集聚区建设项目投入资金万元,约占当年投资总额的90.8%。目前集聚区已完成潮俗文化区、特色农业体验区等功能区建设,以及地质公园停车场建设工程及配套绿化工程。

  湘桥紫莲山度假区作为离古城区最近的生态度假胜地,去年已投入余万元,用于度假村内旅游次干道、支道和大型会议厅建设,同时积极打造滨水生态观光休闲体验区。

  另外,千果山旅游区、玉瑶山庄等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6亿元。古城十大街巷的修整也相继完成。我市首次建立全市旅游重点项目库,入库项目30个,备选项目16个。

  市旅游文物局的工作人员介绍,为更好地推动我市旅游基础设施提质升级,提升潮州旅游的综合竞争力,我市正式启动了“旅游网”构建工作。作为八网之一的“旅游网”,在接下来的三年里,将会着重补齐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这块“短板”。

  站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潮州旅游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一中心三片区”的总体布局,打造全市旅游一张网,旅游大发展重新起锚出发。

来源:潮州广济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不代表本







































白殿疯症状
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ozhouzx.com/czshj/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