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学习强国rdquo发布

6月17日,“学习强国”APP之“广东学习平台”发布《潮州潮安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见成效鱼米之乡重现碧波美景》一文,让我们走进文章,一起感受潮安区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新成效。

潮州潮安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见成效鱼米之乡重现碧波美景

美丽乡村——龙湖镇银湖村刘映彬摄

在推进河长制工作中,潮州市潮安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按照中央和省、市的工作部署,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以保护水资源、保障水安全、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创新工作举措,补齐设施短板,通过建立三级河长体系、开展水环境专项治理、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等措施,全力打造“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岭南水乡风貌。

1

推进河长制建设落实管河巡河治河

开展万人巡河活动,感受水清、岸绿、景美。

潮安区境内河流众多,水系集中,曾是潮汕平原有名的“鱼米之乡”。除韩江及其支流凤凰溪、峙溪水、文祠水外,重要河流还有属榕江流域的枫江(西山溪)及地处西南的内洋河网。全区河溪渠沟塘水域面积79.22平方公里,河道22条总长度.1公里,堤防21条总长度10.49公里,灌溉渠道总长度10.28公里,排涝渠道总长度.61公里,池塘面积17.29平方公里。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河长”治起来。自年8月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潮安区构建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区、镇、村三级河长体系,建立健全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坚持五大基本原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流域统筹、系统治理;党政主导、部门联动;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强化监督、严格考核,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落实治水管水责任,还老百姓清水绿岸。

在潮安区河长办公室,一组组水生态保护数据,让记者眼前一亮。

潮安区、镇、村三级河长制组织体系已全面建成,共设名河长,其中,区级河长6名,镇级河长名、村级河长名,责任明确到人、落实到位;河湖岸边,根据《广东省河长公示牌规范设置指引》设置的91块河长公示牌挺拔伫立,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去年,区、镇河长共巡河次,发现的个问题全部落实整改,处置率达%,发出水生态环境存在问题整改督办令12份,督促完成整改47个问题;各级河长及相关工作人员共人入驻“广东智慧河长”平台,完成河湖名录、电子标绘、“一河一策”方案编制工作,河湖管理工作走向精细化、信息化、智能化……

2

水环境专项治理重拳铁腕呵护河湖

不敢想象,昔日的潮安区水域也曾伤痕累累:垃圾漂浮、水浮莲肆虐、污水横流……韩江庵埠段曾是潮安区水环境整治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而一场声势浩大的清拆行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5月8日,潮安区庵埠镇精密部署,镇村联动,再次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该镇组织区规划、国土、农办、派出所、供电、供水等部门人员,在村“两委”干部配合下,出动人力多人次,以及18台大型机械、20套切割机、20辆运输车,强势突破清理难点,对韩江庵埠段“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河湖管理保护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清理拆除。一天之内,共清理涉及6个村6处“四乱”点,清拆图斑面积平方米。

庵埠镇强力推进“清四乱”行动,仅仅是潮安区开展“五清”及“清四乱”工作的一个缩影。河湖治理过程中,专项行动是推动河长制从“有名”到“有实”的重要抓手。其中,“五清”和“清四乱”专项行动是治理河湖的基础性工作,可称为“广东河湖治理的1.0版”。

经过整治的彩塘镇红旗溪。

去年以来,在各部门协同配合下,潮安区吹响水环境整治集结号,对河湖“乱占、乱采、乱对、乱建”现象,扎实推进“清障、清淤、清漂、清污、清违”工作,成效喜人:

——“五清”行动成效明显。“五清”以来,全区累计投入资金.74万元,共清理整治排污口69个;购置2艘全自动水面清洁船,提高水面保洁工作效率,清理河道水域面积41.65平方公里,清理水面漂浮物约16.91万吨;清理条河道底泥污染物,约20公里;清理河湖障碍物处;清理违章建筑物处平方米,全区水体得到进一步净化。

——“清四乱”行动势如破竹。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潮安区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靠前指挥,各级各部门将措施项项落实、整治步步推进。截至5月16日,潮安区韩江干流宗“四乱”问题已销号宗,销号率约90%,全域水岸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

金石镇水岸整治。

——落实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整改,基本消除农业面源污染。去年,清理关停禁养区内生猪专业户5户、规模化生猪养殖场2户,共拆除栏舍约2.88万平方米,清理生猪约0头;清理关停饮用水源保护区内鹅场2处,清理关停“散乱小”养殖户户;开展牛蛙养殖专项整治,清理整治内洋流域内牛蛙养殖场78户。

——全面推进水污染防治。加强对重点污染源企业监督管理,严肃查处涉水重污染企业环境违法行为,关停取缔违法污染源47家,实施环境行政处罚案件76宗,实施违法排污查封案件56宗,清理“散乱污”工业企业(场所)0家。

——全力保障韩江河道堤岸安全。保持高压态势,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去年共查处涉嫌非法采、运河砂案件10宗,维护韩江水生态环境。

水利工程补短板完善河流基础设施

眼下,潮安区正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步伐,基础设施全面推进、效益初现。

粤东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是省政府的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根据省政府工作安排,安揭总干渠渠首工程、江东围灌区工程及东风灌区工程作为该工程的子项目。其中:安揭渠首工程与江东围灌区工程已基本完成建设任务;东凤引韩灌区工程动工建设,完成投资约万元。

近年来,潮安区实施了18宗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治理总长度达.6公里,总投资约4.6亿元。在此基础上,去年新启动中小河流治理(二期)项目11宗,计划治理总长度为92.4公里,总投资为2.21亿元,其中8宗工程已动工建设,总投资为1.9亿元,治理河长将达78.9公里;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PPP项目顺利推进,成功列入省财厅PPP项目库。

通过实施重点水利工程,安揭、东凤、江东三大灌区实现韩江水自流补给,生态补水难题得以解决;全区中小河流节节打通,渠通水活的良好水生态环境初步形成。

与此同时,积极实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及污水管网收集,登塘、凤塘、浮洋等镇的污水处理厂动工建设,配套管网同步开展;区污水处理厂一期6万吨/日提标改造工程进展顺利;潮安城区已建成管网接入潮安污水厂的污水管道和庵埠污水提升泵站动工建设。

每一股清流的背后,也离不开治水人辛勤付出的身影。今年2月,潮安区启动“民间河长”招募工作,经过严格筛选,最终确定4位符合条件、不同职业的群众为首批“民间河长”。他们用脚步丈量河岸环境,用眼睛记录河道的细微变化,监督观察河流保护情况,调查收集河流保护信息;向有关管理部门反映情况,举报涉及河库保护违法行为;为保护水环境建言献策,呼吁人们参与河湖水环境保护,共同守护潮安区的碧水清流。

去年以来,团潮安区委积极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河小青”助力“河长制”护河志愿服务活动共11场次,覆盖全区9个镇场,共清理河道12多公里。来自全区各相关镇场党委政府、团区委及学校的相关领导、乡镇干部、乡村志愿者、教师志愿者、学生志愿者等共多名青年志愿者参加;另有2所区属中学(华侨中学、金石中学)共多名青年志愿者参加市区河道清理工作。

庵埠镇文里村整治工程前。

庵埠镇文里村整治工程后。

彩塘镇华一村后溪整治前。

彩塘镇华一村后溪整治后。

“现在几乎看不到满池塘的水浮莲。”“水变干净了,住起来才舒心。”……群众的声声认同,便是对每一位治水人最大的鼓励。经过全区各级各部门的配合与努力,全区水环境明显改善河道更通畅、水面更清活、河岸更美观。

根据省规划,“万里碧道建设”是作为“五清”“清四乱”专项行动、“让广东河更美大行动”之后,广东河湖治理的.0版。其中,潮州市“一江两岸四堤”碧道建设成为万里碧道省级试点之一,将以水综合治理为基础,推动水城共治、城镇更新。下阶段,潮安区将继续推动“五清”“清四乱”工作,深入开展“让广东河更美”大行动,结合在建水利工程和春天绿化大行动,加快推进碧道规划建设,实施乡村绿化美化,推进河长制工作高质量发展。

清水永续,河湖长治。河长制正在潮安区生根发芽,也为潮州的生态环境保驾护航。“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家乡水,将长流不息;“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河湖画卷,正徐徐展开……

来源:学习强国作者:詹妙蓉作者单位:潮州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ozhouzx.com/czshj/87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