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吃吃吃的路上你有没有试过跑偏?比如一定要最贵或者环境最好的餐厅?要最高难度的料理方式要最稀有的食材还要最有仪式感的姿态。一餐饭吃下来仪式感满满,付款时嘴角扬起的微笑也不知道是被美食感动了还是被自己所感动。
今天房子纯粹是被潮和的一碗粿条给感动了,明明只是粿条和牛肉这么家常的食材,但是上桌后却有着如此醉人的后劲,吸一口清澈的汤汁,清香浓郁中净是爽口的鲜,这种鲜完全不是味精、鸡精甚至牛肉精等化学品能调出来的。喝一口一颗心瞬间就融化了。
所以你看,美食从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检验它的唯一标准就是,它,是否能够融化你的心。
潮和石磨粿条,在潮州应该算一家比较有名的粿条店,最大的卖点是像它自己说的一样“好吃多磨”。
第一磨:磨粿条为了贡献一碗真正健康的粿条,潮和从主料到配料尽全力地自供自给,最典型的莫过于石磨粿条。电动磨米机没什么不好的,效率高,磨出来的米浆也过得去,方便省力。但是对比石磨米浆来说,总是缺少一点细滑和韧性。
第二磨:磨牛肉为保证牛肉的口感,潮和选用的是吃青草长大的土黄牛。一般来说牛肉宰杀超过6个小时后肉质就会开始松散,由此潮和的老板必须每天两次地跑到沙溪信得过的熟人屠宰场拿肉,早上6点一次,下午5点一次,保证让到店客人吃到6个小时内的新鲜牛肉。这些牛肉一部分用于牛肉粿条,一部分将被师傅用于制成牛筋丸。新鲜牛肉颜色深红,肉汁充沛,沾盘不掉,入锅一烫是最原始的肉的感觉,肉香满满。而由这些牛肉自制而成的牛筋丸牛肉味浓而不腥,肉质饱满而弹牙。
第三磨:磨汤底汤,我始终认为一锅汤底就能反映一家店是否是良心商家。第一口汤喝下去的时候我还嘀咕着这得下多少味精啊这么鲜,但是第二口的时候才觉得不对,这种鲜中带甜而不腻绝不是化学品能熬出来的。后来看到后厨师傅在倒掉当天的汤渣才发现潮和的汤底是用牛骨、鸡壳再家黄豆跟白萝卜一起花4个小时熬煮出来的,因此才能做到即使没有添加一丁点味精等化学调味也能有纯粹的鲜甜。老板说真正的牛骨清汤,颜色略黄但不会太浓,清澈没浮沫,喝起来鲜甜顺喉。
第四磨:磨配料一碗正宗潮州牛肉粿条里最大的配料是什么?答案必然是那一抹南姜末了。它看上去毫不起眼,但为了贯彻全程食材安全新鲜的宗旨,在专门合作的亲戚家的蔬菜场里,潮和除了种配汤用的蔬菜外,还种了南姜用于自磨南姜末。谈起这个,老板笑着说可惜潮州种不了大蒜,不过我们的蒜头油也是自己炒的,辣椒也是。
不过按照潮和的调性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他们始终认为可追溯的食材供应才能让人食得放心。
不可辜负的味道
tasteneverletyoudown
一碗粿条刚上桌尚未入口,就已经有汤的香气扑鼻了,不是上天入地的浓郁香气,只有淡淡的牛骨清香。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石磨的原因,相比较普通粿条,潮和的粿条吃起来确实有种更饱满的感觉,糯糯的,在嘴里一抿就能化开。绵而不软的粿条混着鲜而不稠的汤水,还有刚刚断生的牛肉带着微微的红色,吃起来既有牛本身的肉香,又挺有劲道,搭配的牛筋丸爽口弹牙,牙齿每用力一点点都有切断牛肉纤维的感觉;嚼一嚼有种健康的肉香,不浓,但是吃得出纯粹感,不是牛肉膏香精等添加剂带来的浓郁香味。蘸点自制的辣椒酱,没有生硬的辣味,因为加了八角和芝麻等进行炒制,所以有种特别的香口。一碗下去感觉即使是在起床气爆表的冬天早晨,一口就能唤醒我全身的细胞。
其实和牛肉粿条比起来我是更爱灌粿条的,这完全是出于个人偏好。无论是面也好,粿条也好,饺子也好,对我来说“灌”这种做法总是更能吸引我的,可能是因为辛香微辣的沙茶酱总是更能激发食材本身的味道吧。灌粿条中,粿条依然细腻爽口,满满的牛肉、粿条和沙茶酱完美融合在一起,而作为点缀的芹菜碎更是点亮了这一切,本来就鲜嫩无比的牛肉因为与沙茶酱的相逢,瞬间激发出味蕾的最高享受。一整碗吃起来肉是肉,粿条是粿条,而沙茶酱吃起来也不会腻,口感丰富而不凌乱,鲜香两字实不足以述尽其中滋味。
潮和应该是潮州唯一一家卖冰草沙拉的粿条汤店吧。有点新奇但放在这家店里又觉得没什么大不了——毕竟老板有多执拗从上面那些要求就已经可以看出来了。冰草细嫩无渣,爽脆多汁,圣女果清新酸甜,值得尝试一下。
一般人常规印象中,粿条汤店总是小小暗暗、苍蝇馆子一样的存在。而潮和石磨粿条却像是要打破这种固定思维,店面不大但装修简洁明亮,干净利落。
而新开张的彩虹店相比绿榕店来说更重要的是道路宽阔,停车方便,所以想试一试这碗“多磨”粿条汤的朋友不妨到彩虹店尝尝鲜。
后记
在潮和你可能会重新定义一碗牛肉粿条,不仅仅是牛肉,还有粿条。相信我,即使只是是那碟小小的辣椒酱,你都可以吃到与别处不同的气息。而我,终于在潮州吃到一份真正用心做的粿条汤。因为在潮州这种可以说是全中国最懂得吃牛的地区做牛肉粿条汤,除了对食材用心对食物用心的匠心精神外,还有什么能打败一群饕餮的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