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寻宝地图之二十一十相留声之地潮

《中国寻宝地图之二十一十相留声之地——潮州》

潮州位于广东省东部闽粤交界处,东去经饶平可抵福建诏安;向北逆韩江而上可达粤东北客家聚集地梅州、大埔,进而进入江西地界;南面临海,自古即为海港,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之一。潮州汉代始有建制,晋代称为义安郡,隋开皇十一年(年)“以潮水往复”而名潮州,并一直沿用至今。千余年来潮州一直是郡、州、路、府之治所,现存古城区面积为2.04平方公里,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潮州古大土庵

潮州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文物古迹众多。古城区至今仍保留着“三山拱护、一水环流”的自然风貌和外曲内方的城市平面格局,四横三纵的棋盘式道路和屹立于韩江之滨长达2.3公里的古城墙,还有全国四大古桥之一的湘子桥等“国保”文物以及成片的古民居,构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常常令来访客人留连忘返。潮州的人文文化积淀也是非常深厚的,这里曾是“十相留声”之所,素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的美誉。晋唐以来,文风蔚起,豪贤辈出。在唐代常衮、杨嗣复、李德裕、李宗闵和宋代陈尧佐、赵昆、吴潜、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这十位宰相和治潮八月“令江山改姓韩”的大文学家韩愈等名公巨卿的推动下,潮州人文鼎盛,名扬中外。无数历史名篇成文于潮州,如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祭鳄鱼文”等等。唐宋期间这里有“潮州八贤”,明清以后更是英才辈出,数不胜数。近现代如学界泰斗饶宗颐和商海巨子李嘉诚等名人,也为世人所景仰。

潮州笔架山窑

  潮州是潮人文化的发祥地。潮州方言被称为“古汉语的活化石”;潮绣、抽纱、石雕、木雕、陶瓷等传统工艺独具一格,是构建“国家重点工艺美术城市”的基石;潮剧、潮州音乐饮誉海内外;而以清淡鲜美著称的潮州菜和源远流长的潮州工夫茶更是脍炙人口。潮州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优越的人文环境孕养出潮州人珍爱历史文化遗产的美德,热爱收藏的好习惯在古城潮州代有传承。有趣的是,潮州的古董业并不发达,至今未有成规模的古玩市场,只有为数不多的数家古玩店零零散散地分布在几条老街上,而好东西多数在收藏人手中,一般只对同道转让。这种“收藏重于买卖”的特点非常鲜明,与其他地方形成了很强烈的对比,也直接表明了潮州人收藏的目标并不是为了经济利益,更多的是为了传承文化和历史。如今,许多上辈人惜“宝”如命的故事仍在民间广为传颂,影响着新一代收藏人的成长。所以要到潮州寻宝,还得先找到合适的引路人才可以得门而入。好在以潮州市收藏家协会为主体的潮州收藏界非常活跃,收藏门类十分广泛,其中富有地方特色的唐宋瓷、老枫溪窑瓷、古字画、蜡石等,更是当地藏友们的最爱。他们把藏品和收藏信息、知识编成会刊,互相交流,还出版了诸如《解读潮彩》等等的研究专著奉献给社会。为了给藏友们联谊、交换藏品提供方便,市藏协成立了“会员之家”,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联络网,并开辟了沟通外界的各种途径。现在,海内外同好通过“会员之家”的穿针引线而前来掏“宝”者不断增多,反映甚好。

潮州收藏家协会会员在讨论

宋代笔架山古瓷窑器是潮州传统的古玩重点收藏项目,这个瓷窑生产的米白釉器相当精彩,特别是各类人像雕瓷更是传神。但由于这个瓷窑过去并不为世人所知,很多很好的藏品就此流失,甚至一些资深藏家以及专业鉴定人员,因为从来没有见过类似的瓷器而直斥其为“赝品”。为了让时人更好地了解笔架山窑,了解这个窑口出产瓷器的各种特质和鉴定要点,潮州市一位藏家还花费了多年的时间专门研究这个窑口,并编写出版了一本研究专著:《宋代笔架山潮州窑》,为中国古陶瓷的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是博大精深的文化是要靠每一位国人去传承、去链接、去发扬光大的。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的古文明一直延续到今天,从未间断过,这不就是因为在历朝历代,有千千万万普通的国人在用自己的行动来承载着、推动着华夏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吗?

潮州市收藏协会“会员之家”:位于市区新洋路原新摩市南侧通道内,电话-

—。

饶平县文化中心的书画展销厅:电话-—。

潮州蜡石博物馆:该博物馆展馆面积多平方米,展出了余件各色蜡石。

长按上图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ozhouzx.com/czsms/67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