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前倾是骨盆位置偏移的病态现象,较正确的骨盆位置向前倾斜一定的角度。骨盆前倾最明显的症状是臀部后凸,腰臀比、BMI值和体重都在正常范围,小腹仍旧前凸。
什么是骨盆前倾
骨盆是我们身体的中心区域,也是力量的源泉。骨盆正常位置的改变,往往会造成全身性疼痛的出现。
(左)骨盆正确时的脊柱示意图
(右)骨盆正确时的脊柱示意图
骨盆前倾是骨盆位置偏移的病态现象,较正确的骨盆位置向前倾斜一定的角度。也就是说患有这种病的人,骨盆的位置和正常有偏差。
骨盆前倾的症状表现
骨盆前倾最明显的症状是臀部后凸,腰臀比、BMI值和体重都在正常范围,小腹却前凸的情形。如果盆骨前倾持续存在,下背部及颈部会出现疼痛、肩颈酸痛等问题,如果病情严重骨骼肌肉也会出现疼痛等症状表现。
骨盆前倾的症状表现与许多疾病的症状相似,所以判断时要注意。比如腰痛的原因就有很多,像腰肌扭伤、腰肌劳损等都会带来同样的不适。
骨盆前倾的诊断
最直观的判断方法:
将脚跟和双肩一起靠在墙壁上,将手掌插入腰和墙面之间,如果腰和墙面之间的缝隙大于一掌的厚度,就是骨盆前倾,如果腰和墙面之间的缝隙大于一拳,就是严重的骨盆前倾!
其他方法:
除了以上判断方法,生活中的日常也可以判断是否是骨盆前倾:
睡觉时候,很难长时间仰面
站立时,身体稍微前倾,就会腰痛,习惯捶腰
站立时,不自觉地就靠着墙
坐下时,不自觉地把腿盘起来
走路时,经常会绊倒,双脚鞋底磨损不同
走路时,容易O型腿或膝盖向外屈
没掉牙齿,但嘴却是歪的
稍微运动一下就会出汗
不困,却经常打哈欠
不困,但眼睛却睁不开
骨盆前倾的危害
人体比例失衡
骨盆与脊柱大腿骨及位于头后部的后头骨等骨骼互相牵动。如果骨盆出现变形,其他的骨骼会随之产生畸变,从而造成无法正常运作,使身高变矮。骨盆变形会为股关节带来负担导致关节出现畸变,加重内外八字腿型。
下半身肥胖
骨盆变形,会引起内脏下垂,小腹凸起、臀部横向发展、下垂等,进而破坏身体曲线。另外,由于骨盆倾斜会导致全身的倾斜,使各部位的活动受到限制,进而引起肌肉衰退。而肌肉是燃烧脂肪的唯一场所,如肌肉的力量降低,脂肪就会囤积起来。
便秘、痛经、经期不适等
骨盆支持着腹部,具有保护内脏及生殖器官的重要功能。骨盆变形会影响盆腔内的脏器及生殖器官。骨盆的倾斜使其中的子宫、卵巢和肠胃等器官本来的形态受到扭曲,以致体液流动的机能受到阻碍,甚至部分地失去作用。比如肠蠕动的机能就会相应减弱。
肩颈酸胀、腰背痛
闭合不全的骨盆会牵拉腰部周围的肌肉向左右扩张,使得腰部神经受到压迫而引起腰痛。另外,从腰部通过后背一直到肩部的肌肉如发生僵硬,势必影响血液的流通,引起肩膀疼痛。
慢性疲劳、体寒
骨盆倾斜时,血管会受到压迫,会造成血液不循环。加之,原本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产生并放出热量的肌肉会因骨骼的变形而拉长,这时肌肉会为恢复原有的状态而紧张起来,这样会造成慢性疲劳。肌肉紧张、僵硬后,造成血液和淋巴液的流动不畅,身体会处于发冷的状态、畏寒的情况就会更加恶化。
造成骨盆前倾的原因
造成骨盆前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都是日常生活习惯、行为不当造成的:
?久坐,造成臀腹无力;
?长期不良体姿,走路时为了让屁股更翘,刻意的维持骨盆前倾的姿势。
骨盆前倾的康复治疗方案
由于骨盆前倾是正确的骨盆位置向前倾斜一定的角度,所以最有效的纠正方法就是,通过调节骨盆相关肌肉张力和腹部压力,进而调整骨盆的位置,康复治疗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肌肉拉伸
减轻使骨盆向前倾的肌肉张力(髋部屈肌、下背部肌群)
下背部拉伸
髋部屈肌拉伸
大腿前侧拉伸
强化练习
加强臀肌、腹肌的肌肉力量,调整腹部压力
平时也可以多贴墙站,尽量减少坐着的时间,调整骨盆位置,纠正身姿,同时加强训练。
是腰椎间盘突出?还是坐骨神经痛?
膝关节出现问题的人在我们身边非常多见,老年有膝骨关。如果有那么一条神经,名气最大,毛病最多,点击率最高;那么这条神经一定是——坐骨神经!如果有这么一种疾病,名声最响,人群最多,知名度最高;那么这种疾病一定是——腰椎间盘突出!前情预告,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两位“大咖”之间的恩怨情仇。
坐骨神经
号称“五岳之尊”,身为人体最粗大的神经,在起始部分可达2cm粗,起于腰骶部的脊髓,由腰神经和骶神经共同组成(来自腰4~腰5神经和骶1~骶3神经根),可谓“众人是柴火焰高”。途经骨盆,并从坐骨大孔穿出,抵达臀部,然后沿大腿后面下行到足。管司下肢的感觉和运动。
坐骨神经是人体最粗大的神经,起始于腰骶部的脊髓,途经骨盆,并从坐骨大孔穿出,抵达臀部,然后沿大腿后面下行到足。管理下肢的感觉和运动,由腰神经和骶神经组成。是所有神经中最粗者。坐骨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骨盆到臀部,在臀大肌深面向下行,依次横过闭孔内肌,上下孖(音同"子",双、对的意思)肌及股方肌的后方,支配这些肌肉,并沿大收肌后面,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之间下降,途中发出肌支至大腿的屈肌,坐骨神经在到腘窝以后,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支配小腿及足的全部肌肉以及除隐神经支配区以外的小腿与足的皮肤感觉。
坐骨神经实际上是由腓总神经和胫神经组成。这两根神经自起始部至腘窝以上,由结缔组织总鞘将其包绕于内,但两神经的纤维并不是交叉连接在一起,坐骨神经大多数经梨状肌下孔出骨盆至臀部。继而向外下经大转子与坐骨结节之间垂直下行至股后部。
神经穿行
坐骨神经从梨状肌下孔出骨盆,到臀部,在臀大肌深面向下行,依次横过闭孔内肌,上下孖肌和股方肌的后方,支配这些肌肉,并沿大收肌后面,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之间下降,途中发出肌支至大腿的屈肌,坐骨神经在到腘窝以前,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支配小腿及足的全部肌肉以及除隐神经支配区以外的小腿与足的皮肤感觉。
坐骨神经由腰神经和骶神经组成。来自腰4~腰5神经和骶1~骶3神经根,是所有神经中最粗者。坐骨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骨盆到臀部,在臀大肌深面向下行,依次横过闭孔内肌,上下孖肌及股方肌的后方,支配这些肌肉,并沿大收肌后面,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之间下降,途中发出肌支至大腿的屈肌,坐骨神经在到腘窝以前,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支配小腿及足的全部肌肉以及除隐神经支配区以外的小腿与足的皮肤感觉。
临床症状
坐骨神经痛:是指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域,以臂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背外侧为主的放射性疼痛。早期一般表现为下肢疼痛、麻木等。以单侧发病为多,主要发生于成年男性,起病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随病因不同而异。呈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咳嗽及用力时疼痛可加剧,夜间更甚。所以如果发现有类似的情况应及时就诊,明确诊断,排除其它因素的可能,仔细检查,以防漏诊,避免延误病情。
坐骨神经痛是以坐骨神经径路及分布区域疼痛为主的综合征。坐骨神经痛的绝大多数病例是继发于坐骨神经局部及周围结构的病变对坐骨神经的刺激压迫与损害,称为继发坐骨神经痛;少数系原发性,即坐骨神经炎。
病因
01
腰椎间盘突出
与坐骨神经的名气相符,“红花还需绿叶配,大咖还需大咖随”,腰椎间盘突出是导致坐骨神经出现问题最常见的原因。而腰椎间盘突出,多数和长期不合理姿势有关。起初一般表现为姿势不正弯腰驼背,局部过度受力,时间久了会造成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形成软组织劳损等造成慢性腰痛,所以也称姿势性腰痛,而腰椎间盘突出则是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积累的结果。
02
梨状肌综合症
因坐骨神经穿过梨状肌、受肌肉收缩压迫的影响而产生疼痛称为梨状肌综合症。并不是所有的坐骨神经痛,都是由梨状肌引起,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疼痛都可以通过一概而论地松解梨状肌得到缓解。
病因多种多样。绝大多数患者的坐骨神经痛是继发于坐骨神经局部及周围结构的病变对坐骨神经的刺激压迫与损害,称为继发坐骨神经痛;少数系原发性,即坐骨神经炎。
小课堂
一般来说,梨状肌综合征有几个比较显著的特点:
①局部外伤史;
②疼痛局限在骶髂关节、坐骨结节和梨状肌部位,疼痛沿坐骨神经放射并出现行走困难;
③弯腰、举重导致疼痛加重,通过牵引可有不同程度缓解;
④在梨状肌的解剖部位可以触到梭形、腊肠状的条索;
⑤Lasegue征(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中西治疗大汇总
01
弧刃针治疗
在局部按照灶点进行松解,根据腰痛部位不同松解位置不同。利用弧刃针松解局部软组织,达到治疗的目的。
02
手法等物理治疗
在经过诊断评估之后,明确是哪些肌肉的紧张引起的疼痛,比如髂腰肌、腰方肌、梨状肌、臀中肌等,用手法处理对其进行放松,缓解肌肉对神经的卡压,减轻疼痛。
03
康复训练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单靠手法并不能够“一招鲜,吃遍天”,这个时候,就需要康复评估的介入——判断患者的骨盆有没有位置改变,腘绳肌是否紧张导致屈髋不足腰椎压力增大等等。通过各种康复训练手段拉伸和强化靶点肌肉,对疼痛的改善效果会非常明显。
04
中药治疗
寒湿腰痛的肾着汤,瘀血腰痛的身痛逐瘀汤,肾虚腰痛的右归丸或左归丸,意在利用中药的作用达到祛风通络、行气活血的目的,以治疗疼痛。
05
骶管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
06
坐骨神经阻滞治疗坐骨神经痛
自我康复,古有张果老倒骑驴过桥,今有背道而驰法治疗腰痛。翻译过来,就是倒走。注意穿平底鞋小步子慢走,要选择安全的地带进行倒走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是由姿势引起的,也就可以通过姿势矫正回来。倒走,其根本,就是作为反向运动,强制人体重心后移,以减少腰椎前凸,从而矫正姿势。注意,千万不要摔倒,千万不要摔倒,千万不要摔倒!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多,原因也复杂。每个神经损伤病灶处都有特定的现象与症状。先诊断,再治疗,是基本原则。
免责声明:本平台旨在传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本文为转载内容,软组织诊疗不对文章内容准确性及其观点负责。
责编:杨寿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