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潮州历史东征蒋介石在潮州二三事

今天,长光伯要和大家讲一讲历史。以下的历史不是后人杜撰的,而是实打实地从别人的日记里找出来的。这个别人不是别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蒋委员长。比起现在某些官员的日记主要用来记录床底之事,阿伯觉得,老蒋的日记还是比较靠谱的。当然,如此细致的工作不是我做的,还得感谢我们的不愿透露姓名的好朋友。好了,看看历史教科书的另一面的故事吧!

我们从《蒋介石日记》中读到,年东征时期,身为粤军参谋长的蒋介石驰骋于粤东大地,足迹遍及潮汕各县市鲜有人知的情况。东征距今将近90年,已成了历史。史海钩沉,笔者从蒋介石日记中,辑录了当年蒋介石在潮州二三事,以餐读者。

蒋介石携妻到潮州

蒋介石日记中记载:“4月26日,携洁如赴汕船次,为情魔緾伴,怜耶,恼耶,殆无己时。”“4月27日,莅汕头,寓于桂园,许总司令、廖党代表(及俄嘉伦)来会,乃偕往总司令部行营,密定方针。下午续议,至深夜方散。”“4月28日,下午,会议,议决回师平杨、刘,固根本。廖党代表(及嘉伦)先行。”“4月29日,上午,往林家祠校本部行营视察,旋诣病院慰伤病员。云:‘师弟相系,恩逾父子,无时不惓惓于怀也’。午膳后,谒许总司令议事。三时,如潮安,各团体候城站欢迎者五千人,驻节西湖涵碧楼。晚七时,在潮州分校施第二期总队学生训话,诫其干涉教职员行为。”

日记中的洁如系蒋介石的第三任妻子陈洁如,苏州人,善俄语,经常在蒋介石和俄国顾间之间担任翻译,结识了不少国民党及政府中的上层人物,与何香凝往来甚密。4月18日,蒋介石到广州码头接妻子陈洁如,因船误点,蒋介石扑了空,心中虽甚为懊丧,但“为情魔緾伴”,并没有大发脾气。4月26日才与陈洁如一起乘船赴汕头。

自年1月份,广东政府决定出师东征(史称第一次东征),以黄埔学生军和粤军一部为右路,进攻淡水、海丰及潮汕,当洪兆麟防地;以桂军为中路,进攻惠阳,围攻惠州;以滇军为左路,进攻河源、五华、兴宁一线,当林虎防地。至3月底,东征军占领潮、梅之后,正准备挥师围攻陈烔明的老窠惠州,夺取最后胜利的时候,却传来了驻粤军总司令杨希闵和驻粤桂军总司令刘震寰阴谋叛乱的消息。

滇军司令杨希闵和桂军司令刘震寰原是无恶不作的地方军阀,他们出于借重孙中山的声望,为自己打“江山”的目的,帮助孙中山把陈炯明逐出广州。东征时,滇、桂二军分别担任左翼和中路军的任务,但他们为保存实力而按兵不动。尤其在孙中山逝世之后,他们不听广东政府的命令,更加紧与香港英帝国主义和北京段祺瑞政府勾结,且于4月28日滇、桂军纷纷从东江向广州集中,杨、刘革命叛变形迹凸现。

27日,蒋介石携妻从广州到汕头粤军驻地,与粤军总司令许崇智、党军总党代表廖仲凯、俄国顾问嘉伦将军开会研究,决定调粤军和驻防梅县的黄埔党军第一旅回师广州平叛。廖仲凯先行回广州主持大局,蒋介石留潮州做回师准备。故,蒋介石日记有“议决平杨、刘,固根本。廖党代表(及嘉伦)先行”等语。

蒋介石与七年夫人陈洁如

汪蒋结盟涵碧楼

蒋介石日记中载:“5月8日,下午,汪兆铭偕夫人陈璧君来潮(新自北京回)。访于湖轩,述‘总理病瞀中,犹以微息呼介石,绵惙不已。’闻之咽呜良久,既而兆铭倾谈党事,井谋个岳庙,观潮州全城风景。”

孙中山于年11月10日发表《北上宣言》,主张召集国民会议,以谋中国之统一与建设,及废除不平等条约。11月30日,取道日本神户,乘“北岭丸”轮船北上。12月4日抵达天津,肝病发作,31日到达北京,住进北京饭店。年1月20日,病情恶化,被确诊为肝癌晚期症状。3月12日晨9时半逝世。孙中山弥留之际,断断续续微呼着:“和平”、“奋斗”、“救中国”。从孙中山北上直至去世,汪精卫(兆铭)与宋庆龄、邵元烈及李烈钧等人都陪伴其侧。汪精卫料理完孙中山丧事后,回到广州不久,就携妻陈壁君来东征前线潮州看望蒋介石。蒋介石日记中“新自北京回”即指此事。

汪精卫早在年东渡日本的翌年,结识孙中山,参加同盟会并被指定为同盟会章程的起草人。在西方民主思想的感染下,汪精卫很快就汇合到孙中山旗帜之下,表现得尤为革命。在人才济济,群星灿烂的同盟会中,汪精卫的口才文才言行举止尤令侪辈诧异,深得孙中山的赏识和信任,从而跻身于孙中山的左右。孙中山逝世之后,汪精卫急于要成为孙中山的继承人,但受到三个人的威胁,一个是以正统自居、在党内实力颇具根基的“代师”胡汉民,另一个是最有军事实力粤军总司令许崇智,再一个是被誉为“无产阶级的好朋友”,国民党左派廖仲凯。汪精卫要战胜他的对手,关键在于需要掌握军事实力的人物的支持。在当时,最为重要和最有发展前途的军事力量就是黄埔军校,他选中了黄埔军校校长、党军总指挥的蒋介石作为盟友,自然是情理中事。不言而喻,汪精卫专程来潮州涵碧楼拜访蒋介石(访于湖轩),“倾谈党事”,甚至对蒋介石说:“我个人今后的出处、进退,全凭介石的一句话来决定。”让蒋介石“甚感亲切”,其目的是为拉拢蒋介石,利用他手中的军队作为自己的后盾。

蒋介石在国民党中属后起之秀,是个难得的将才,很受孙中山的噐重,但在之前,他只不过是孙中山身边的一个参谋,从没露过头角。年1月24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蒋介石被孙中山委派为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连一个中执委、中监委都没有入选,只是在大会闭幕后的2月3日,由孙中山任命他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下属的军事委会中的一个委员。5月3日,蒋介石被正式任命为黄埔军校校长,兼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而在党政中枢机构里一直都没有他的位置。孙中山逝世之后,他必然要寻求自我发展的机会,需要像汪精卫这样的国民党元老的提携。在当时,汪、蒋两人都是孙中山的忠实信徒和追随者,都是孙中山“联俄、联共、互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拥护者,革命的左派,他们之间有着一种合作的默契,因此两人一拍即合,在潮州西涵碧楼第一次结下了同盟。“观潮州全城风景”,足见盟友彼此间愉悦的心情。

事实证明,汪精卫借重蒋介石的军事力量当上了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也利用汪精卫的领导地位和支持,发展了自己,进入了党政中枢,形成了广州汪、蒋共同主政的局面。

汪精卫与妻子

涵碧楼

蒋介石游览潮州胜迹

年7月1日国民政府成立,决定第二次东征,任命蒋介石为东征军总指挥。10月1日,东征军出发。14日攻下惠州城,扭转了整个东征战局。东征军所向无敌,进展神速。11月5日,东征军占领潮汕。11月6日,蒋介石由揭阳乘船赴汕头,数日后抵潮州。他在日记中写道:“11月10日,上午九时,对第一师第二、三团战后讲话。下午,对各乡来潮之农工及学生讲演。游太和观、老君洞、吕仙洞等胜迹。谓岩石壁立雄伟,可仰可象,此乃湖山之第一景也。”“11月12日,游韩山及湘子桥。下午,读《太戈儿传》。曰:‘太戈儿以无限与不朽为人生观之基点,又以爱与快乐为宇宙活动之意义。列宁以权力和斗争,为世界革命之手段,一以唯心,一以唯物,以哲学言,则吾重精神也。’晚,宴第一师官长于廖家祠,演讲一小时余,十一时回行营。”“11月13日,上午,游太和观,小函谷诸胜,以其岩石巍峨,耐瞻不忍去。下午,蹑金山,莅潮州中学欢迎会,讲演校务整顿及学生责任。”“11月14日,上午,游公园,访青天白日古迹。下午,由潮安来汕,车经庵埠,欢迎者甚众。”

蒋介石11月10日上午讲话的地点是西湖,他一开始就说:“今天集合第一师第二、第三两团在潮州西湖公园讲话,是非常难得的机会,我趁着这个机会,把这次作战经过情形和以后革命要怎样做法,给大家讲明,要留心听着。”日记中提到的太和观、老君洞、吕仙洞、小函谷均为潮州西湖葫芦山(也称银山)南岩胜迹,韩山(即笔架山)、湘子桥、金山、北阁的青天白日,都是潮州名胜。蒋介石几乎游遍了潮州“三山(金山、葫芦山、笔架山)一水(韩江)护古城”的所有景观,对有些古迹还游览了二遍,而且有“耐瞻不忍去”的感叹。潮州名胜给他印象之深可想而知。

蒋介石崇尚“餋天地正气”,也许欣赏大自然是最好的精神享受,他喜欢游览名胜古迹。不管是闲暇的假日里,还是战火纷飞的军旅中;不管情绪消极苦闷,还是爽朗欢愉的时候,他总是机不可失地寻幽探胜,怡然自乐。他乘坐车船时,也不忘饱观窗外的自然风光,甚至在除夕之夜,他独自避开繁华的城市,喧闹的军旅,幽居深谷,尽享自然的清静。有时因景生情,也有挥毫题词、撰联、写诗、作记,直抒胸怀的雅兴。有关游览胜迹的记载,在他的日记里,比比皆是。

中山舰事件

蒋介石钟情潮汕

年11月中旬,第二次东征取得最后胜利,也是蒋介石在潮汕活动最繁忙的时候。他忙于参加各式各样的欢迎和庆祝大会,更忙于黄埔军校潮州分校复设的各项工作。黄埔军校设立分校,是从潮州开始的。潮州分校是唯一一个有机构建制的分校,始建于年3月。因杨希闵、刘震寰阴谋叛乱,潮州分校于5月23日停办,仍设办事处,在校学生队即日开回黄埔。11月,东征军再次占领潮州,分校复设于潮州中山路李厝祠。潮州分校的复设成了蒋介石工作重中之重,在他的日记中有所凸现:“11月21日,下午三时,专车赴潮安,驻节于关岳庙。函第一师党代表,责成整顿各团党部。”“11月23日,上午,条拟地方应办各事。呈请成立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二师。医院。五时,回关岳庙。”“12月4日,晚,欢宴第一、第二两师官长,即席训话。”“12月5日,下午,主祭东征军阵亡将士(为位,官长六十九员,士兵五百二十八名)追悼会,肃立灵前一分钟。军校第三期同学录告成,序之。”“12月11日,上午十时,由潮安赴庵埠,检阅第三师第九团,并训诫。至二时毕,入镇,人民欢迓者五六千,肩摩趾接。喜曰:‘心余所到处,无不如此,可见民众倾向革命,迥非昔日情态。’四时,回汕头。”“12月15日,上午十时,搭车至浮洋,统裁第一师野外对抗演习。上军事委员会改革军政建议书。”“12月16日,上午七时,至湖羊山,统裁第一师野营对抗演习,并讲评。下午六时,回潮安行营,宴第一师各官长及见习生,并训话下级官长与见习官须知之件。”“12月24日,上午由汕搭车赴潮。下午,阅操,训诫各官长,革命军不可稍带暮气。并介绍俄奥尔根讲演。奥尔根讲至军队当服从人民,非以服从官长,吾肯言曰:‘余年来训话要旨,皆归纳于此二语中矣。’夜十时后,回汕。”这是蒋介石最后一次到潮州。第二天他发表了《蒋介石临别告诫各将士文》,“余顷拟离汕回省,不能与本军诸同志一一作别,此后何时相见,亦未可知。”似有依依不舍之情。

早在年3月中旬,蒋介石就任粤军陈炯明总部作战科主任,拟定《第一、二两期作战计划》时,曾赴黄岗、潮安、三河坝、松口、蕉岭前线视察。这是蒋介石日记提供的有关他第一次到潮州(潮安)的信息。自此,蒋介石似乎对潮州很有好印象。同年7月,蒋介石因不满陈炯明部属对孙中山的“诋毁”,为“先谋自立于不败之地,而后再谋制胜之方”,“7月31日,具呈陈总司令辞职。”决意拂然而去,私自跑到潮安来了。“8月1日,陈总司令派陈其尤斋函挽留余,遇于潮安车次。”陈炯明派专人带着他的亲笔信,赶到潮安车站挽留蒋介石。陈炯明在信中写道:“粤军可百败而不可无兄之一人”等语,但蒋介石不为所动,3日经香港,18日回上海。蒋介石愤然去职,选择到潮安,并非偶然,可见潮安在蒋介石心中的分量之重。尤其是黄埔军校在潮州设置分校,也并非无缘无故,显然是与蒋介石钟情潮汕不无关系。年北伐前夕,国、共二党,以斯大林为首的第三国际三者之间,对是否进行北伐的看法产生分歧;2月4日,苏联顾问鲍罗廷被调往北方,换上来的是季山嘉;季山嘉“极陈北伐之不利”,力劝蒋介石离开广州;“3月18日,傍晚,海参军代理局长李之龙,矫令中山舰駚泊黄埔。”“3月19日,上午准备赴汕休息。而乃对方设计陷害,必欲使我无地容身,思之怒发冲冠。下午五时行之半途。自忖何必欲微行?予人以口实,气骨安在?故决回东山,牺牲个人一切以报党国也。否则国魂消尽矣!终夜议事,四时诣经理处,下令镇压中山舰阴谋,以其欲摆布陷害我也。”震惊中外的“3、20事件”,即“中山舰事件”发生了。当时蒋介石真正出于何种目的意图,我们无从知晓,但他在第一时间还是选择“赴汕休息”,而且“行之半途”,足见他对潮汕情有独钟。

鹍鸟化鹏

赞赏

长按







































怎么预防白癜风
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ozhouzx.com/czstc/23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