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潮州广州高铁两天寻味之旅潮州旅

潮州古城

提示:回复牌坊街、广济桥、开元寺、韩文公祠、宗祠、甲第巷、许驸马府、己略、己略黄公祠、从熙公祠、西湖、道韵楼、建筑、民居、故居、凤凰山、凤凰茶、单枞、工夫茶、手拉壶、走遍中国、下南洋、笔架山、陶瓷、陈慈黉、韩愈、锣鼓、美食、卤鹅、薄壳、春卷、牛肉丸、镇记、胡荣泉、厚记、博香、旅游、饶宗颐、莼园、泥塑、大吴泥塑、潮剧、木雕、李得浓、麦秆画、方志伟、潮绣、手拉壶、谢华等关键词(2-5个字),即可   自从结婚生子后,远途旅行只成为奢想,那就把触角延伸到三小时高铁旅游圈吧,潮州美食向往已久,那就和一家大小食货踏上寻味潮州之旅!

  到潮州潮汕站已近正午,刚好我挑了个阳光灿烂到金黄的日子,一出站就被地面接近40度的高温败了,第一个目的地是

Sweetbriar的推荐阿钿牛肉火锅店,到对面找公车站失败,问了好几个当地人说不知道,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lg居然看到电动三轮车上面赫然印着这家店的广告牌,直接找车夫说我们要去这里,5元/人,一车6大1小加行李全塞进去,果然不到10分钟车程就到了。

  锅底是清汤底牛肉丸,60元,其他已经升价到28~38元一碟,青菜和粿条已经不是随便吃,只能送一份,再加粿条要收5元/份了。

  我们点的菜不多,因为大家都想着“留肚”,让我最惊艳的是牛肉卷,一咬下去满口牛油香味,沙茶酱好吃,香而不咸,小咸菜也非常好吃,不会像我们平常吃的那种死咸死咸的感觉,我就爱潮菜的这种清淡的口味,吃的是食材的原汁原味,不过重口味酱油控的奶奶就纠结了好久,为什么没有生抽点牛肉丸!!!

  找回那个车夫,同样价钱坐回高铁站,再转乘专线大巴到潮州市区。这里有两种巴士,8元/人的是豪华空调大巴,比较正规,5元/人的是私人开的巴士,停站比较多。我们第二天市区回高铁站的就是坐5元/人的车,也无妨,因为这种车车次比较多,时间上灵活点。8元/人的大巴半小时一班,班次较少。

  约40分钟到市区,在南桥市场下车,过对面马路,终于见到传说中的牌坊街(太平路)。

潮州,牌坊街

潮州,牌坊街

  下面是牌坊街沿路的横巷建筑,走进去,古朴的房子冲淡了大街的商业味道。

潮州,牌坊街

  城市长大和生活,没想到这种古装片才看得到的灯笼居然还真有人在用,还是我大惊小怪呢?

潮州,牌坊街

潮州,牌坊街

  在牌坊街寻找的第一样小食:猪杂米肠,网上流传的版本是{牌坊街“甲第巷”对面小作坊“猪杂米汤”:下午两点半到四点,米肠、猪杂汤},我们到牌坊街将近两点半,干脆先把攻略上这个目标解决掉!事实是,甲第巷对面那条巷我走啊走,走到巷子另一边都没看到,问人,原来在隔壁再隔壁的那条巷子!

  正确的路线应该这样:从牌坊街头走到“榜眼”牌坊(下图),刚刚穿过牌坊,牌坊脚下右边这条巷就是了,名字。。。请原谅我生完孩子后记忆力全给孩子了,当时我很认真地记下的,现在居然又忘记了,大概叫“X砖巷”,走进巷子你会看到(上图)的房子,没错了,猪杂米肠就在这里!

猪杂米肠

  我们来到的时候,跟老板大眼看小眼,等了几分钟,将近三点了,老板娘推着一车的食物终于出现,其实开店时间真的看老板心情,刚好现在天气热,他们就会等过了最热的时候才开店,不一定是两点半的,但卖完就收摊这是肯定的!吃货找吃不容易啊~抹泪

猪杂米肠

  米肠,糯米绿豆栗子等等酿入猪肠里面,撒上芝麻和香菜,浇上蜜糖,很多人说好吃,包括我lg,不过我就觉得一般般,感觉像吃枧水粽,所以说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攻略上有的人说这个好,有人说那个不好,都不如自己亲自来尝过好。

猪杂米肠

  相比来说,猪杂汤才是我的菜,真的很鲜有木有!我最爱这里吃潮菜,一大碗鲜汤下肚,之后不会有口渴的感觉,真的没有加味精啊亲!在广州真的很难吃到这么鲜的汤,要么是加了味精的,要么就放重油盐重胡椒粉去盖掉猪肉的腥味。有别于广州那种长长的毒豆芽,配菜里面粗短肥脆的豆芽,竟然让我这种讨厌吃豆芽的人心动了,老板怎么豆芽放那么少!

猪杂米肠

  在牌坊街两家古色古香的客栈里我选择了建筑年代更久远的载阳客栈,这里先鄙视一下lg,当初选住宿的时候,他说就那么几小时的时间,玩得那么累,倒头就睡了,第二天就走,随便挑家卫生点的酒店就行,还费那么多功夫干嘛?唉,难道不知道我是辣么的小资吗?在我的旅游观里,旅游不光是吃,不光只是出去走走,你既然选择到这个地方,就不要错过任何一种体验当地风土人情的方式,全世界的酒店房间都差不多,只是档次的区别,而这些特色的客栈,青年旅馆却应当作为景点之一,是旅行体验的一部分。

  这次旅行结束后,lg说这次我们住的地方实在太棒了,下次还要找这种客栈住,我说是吧,我们一生能有多少次机会能住这种古老大宅?应该感谢这次旅行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

  下次换府城客栈的时候,我是不是该带上一件旗袍,在那里冒充一下王家卫电影里的女主呢?笑~

潮州载阳客栈

  入住客栈后,一行人稍作休息,下一个目标:镇记老尾牛杂。我们选择步行,在大城市生活惯了,觉得这里的老城区其实很小,边走边看,其实真的不远。在牌坊街与昌黎路交界处,腐乳饼新鲜出炉,虽然不是攻略推荐的店,但试一下又何妨。有时候我们真的不能%信攻略(包括我这一篇),尤其在小食方面,网上的攻略有些过时了,有些含有水分,有些以讹传讹,有些也许当年真的不错,但因为出名了之后品质下降。更重要的是此之蜜糖彼之砒霜啊。

  这个腐乳饼,真的比我之后在牌坊街试吃过的其他几家老字号,还有很多本地人光顾的饼店的好吃。原来腐乳饼就是我们这里的鸡仔饼?而且是小时候的味道!现在在广州街头,鸡仔饼都是脆硬的,不是软糯的,一点都不好吃,我一直在找小时候那种软糯的鸡仔饼,寻寻觅觅,居然在潮州找到了,就是传说中的腐乳饼!

  后来在大名鼎鼎的胡荣泉买过,人家1元/个,这里要卖到1.50元/个,感觉还没图片这家香~大店的通病啊!顺带说一句,因为我们在中秋前到的,各大饼店都在忙着做月饼,捞饼,胡荣泉要中秋过后才有鸭母捻吃,所以这次没吃上。

  镇记老尾牛杂粿条,非节假日旅游就这么个好处,我们不用经历各位等了上百号,1个多小时那种刻骨铭心的排队过程,去到店里直接下单直接吃!至此我们发现这里的店都不设菜牌,好吃的店就卖1~2种食物,只是分量的不同价钱不同,15,20,25一碗,而且这里的店桌子上都提供餐巾,不像广州,当你满嘴油的时候喊:“老板,有纸巾吗?”“有!1元一包”。

  牛杂汤底确实是足料的鲜汤,依旧是潮菜清淡的味道,是的,我不喜欢广州那种酱香型的牛杂汤,对于这碗汤,网上对它的描述太多太多,我就不多说了,因为我已经够话唠了,还是大家亲自去品尝吧。我lg说上面的黄姜蓉是这碗汤的灵魂,这个说法真的不为过。

镇记老尾牛杂

  说来惭愧,我这个领队带的真的是纯吃团,广济桥,城楼这些竟然都只是路过。。。拍下了到此一游的照片,见笑了。

  这家食就知杏仁茶,也是攻略上提到的,老板都不知道接待过多少粤语地区的游客了,粤语说的很流利,4元/碗,打包1,其实就是我们叫的杏仁糊芝麻糊,我们全叫杏仁茶,很香滑,不过杏仁的苦涩味也很明显。

  关于蚝烙,我在广州就超喜欢潮汕的蚝烙,无论正宗与否,反正一碟下肚,超级满足。这次去之前被不止一人告知潮州市区没有好吃的蚝烙,确实有点失望,因为潮州市区离海相对远一点,蚝仔也许不够新鲜,我想,再不新鲜也比广州的好吧?反正那么远路程来到这里,好歹也试吃一下啊。

  在牌坊街水平路段,集中了很多家蚝烙店,这里有专门做游客生意的,也有本地人喜欢光顾的。怎么区分?很简单啊,一看招牌,蚝烙粿条牛肉丸春饼米肠等等等等特色美食都有卖,老板还不停跟你招手的那家,不用去了,忘记我说的吗?在这里好吃的店都只卖一两种食物!

老郑蚝煎

  老郑和老彬两家推荐的蚝烙店,我先找的是老彬,可惜从牌坊街走到城楼了,整条街怎么也找不到,于是问城楼附近店铺的美女,美女一看我的攻略,意味深长的一笑,问:“你这攻略哪里来的?”我不好意思地说:“网上看到的”。美女:“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推荐这一家,我们本地人喜欢去的是那家老郑。”

  一听老郑,这个我也听说过啊,那就这家吧,在美女的指点下,向牌坊街方向往回走,可是都快走到街头了,也找不到,于是问一个大叔:“请问老郑蚝烙在哪里?”大叔看了我们一眼,右手一指:“这里啊,还没开呢!”缘分有时候就是这样,我们居然问到的就是老郑隔壁店的大叔!1分钟不到,老郑就从隔壁的屋子里抱着个招牌挂上,开灯,难怪之前找不到,原来晚上8点后才开铺呢!

老郑蚝煎

  第二天白天再回到这条街吃牛肉丸,牛肉丸店的老板和我们说,老彬和老郑两家店风格都差不多,老郑字号老一点,贵一点,老彬是后期开的,便宜一点,所以去的人也不少。白天我们也终于看到老彬那家店了,可惜只有晚上才开,无缘对比。

  寻找两家蚝烙店的正确路线:从牌坊街出发转入水平路,先到老郑家,在左边,再到老彬家,在右边。如果你从牌坊街走到下东平路都找不到证明你走过头了,那你得再晚一点再往回寻找,也许人家还没开铺。

老郑蚝煎

  第二天我们一早漫步潮州街头,领略潮式早餐。那是一个工作日,但是街头并没有像广州这样随处可见的匆忙脚步,我真的觉得这里的人很幸福,因为一早可以吃到这么一个健康美味的早餐!

  这里的肠粉店都只卖一个品种的肠粉,也是只有分量和价钱的区别(5-10元,我们这碟7元)。我们选择的这家店是本地人介绍的,在昌黎路,面对潮州影剧院的左手边。肠粉没有肉粒,却增加了冬菇和芹菜,比广州这边加生菜有诚意多了好不好?加生菜那是为了完成荤素搭配的任务而且生菜容易熟!怎能比得上冬菇的鲜和芹菜的香?而且这里的肠粉是每一条都有加蛋的,广州的肠粉国际惯例一碟两条,一条加料,一条净肠粉。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早餐店还配了茶杯,还不是一次性的!不说了,再说我就觉得广州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了。

  昌黎路走回客栈途中的义安路上,看到一家同样很多本地人光顾的早餐店,还有人吃完买一大袋生的肉丸带走,食货触觉告诉我,这家可以一试,叫了一碗肉丸猪肉猪肝面,挺大的,10元/碗,好吃!猪肉是土猪肉的香味,再次羡慕这里的人,在广州街头,所有猪肉制品都不可能是土猪肉做的啊!成本高!也不是所有家庭都买得起土猪肉做菜啊!不过这里的猪肉丸略咸,第一次在潮州吃到我觉得偏咸的菜。

  古城区真的是我这种充满怀旧情结的人的乐园,在这里我看到了小时候的街景,还有些是我出生之前那些个年代的风景,喜欢拍怀旧写真的美女们,建议你们穿上妈妈年青时候的裙子,带上你的御用摄影师,来这里尽情拍吧!

潮州,牌坊街

  下面这条街是牌坊街旁边平行的东平路,没有牌坊街的商业化装修,没有满街旅游纪念品店,更接地气,更值得一游。

  蚝烙一条街(水平路)上拍的竹制品店(旁边就是老彬蚝烙),花胶店(这个一看就是大户世家开的,太豪气的花胶了)

潮州,牌坊街

  当我还在路上边走边研究当地人的门很喜欢画八卦图,一家家看过去的时候,突然抬头看到一幅对联的横幅“哈利路亚”,哈?再看,还真是中西文化交汇的惊奇产物。

  潮州这个城市,是粤东地区的文化古城,但是漫步街头,偶尔会让人产生一个错觉,觉得自己身在澳门?同样多的摩托车,相似的沿海地区气候,连店铺招牌都是透着七八十年代气息的繁体黑板报字体,偶尔还装修得很小资。

  莲华素菜馆,我们六大一小点了个80元的二人套餐,可是因为人均消费不够25元,所以没有炒粿条送,为了这个招牌菜,还得另点,8元一份。结果招牌菜让我觉得平平无奇,倒是这碟凉拌水果让我惊呆了!

  姜葱油拌石榴有没有!用白切鸡的点料来拌水果啊亲!这个给我的震慑程度成功超越酱油点牛油果攀升到了奇葩水果吃法的第一位!可是真的很好很好吃啊!还是那个灵魂食物:黄姜!我太爱这里的本地黄姜了!比平时吃的姜少一份辛辣,多一份姜味,味道还介乎于姜和沙姜之间,我平常讨厌吃沙姜的啊!为什么对这种姜却欲罢不能?我平常看都不看一眼这种石榴的啊,为什么这碟小菜上台以后我的筷子就没停过!

莲华素食府

  以下是第二天在水平路的牛肉丸店吃完牛肉丸,老板谈起两老蚝烙,说这两老的风格是脆,而他对面那家店的风格又不一样,比较软,但侧重点是蚝的鲜,于是我们在他推荐下去尝试了一下,额。。。原来他们是认识的,我想应该是大家互相介绍生意吧。这家的蚝烙,正确来说应该叫蚝仔煎蛋饼吧,蚝没有老郑的大,但是放得多,地瓜粉几乎看不到,所以不脆,可是我也没觉得比老郑的鲜很多啊!我吃过的蚝烙不多,但就个人观点而言,蚝烙之所以成为一道特色菜,那香脆的口感是不可少的,正是地瓜粉的酥脆和蚝肉的柔软碰撞出双重的口感,不然直接煎蛋就可以了,要么直接煮汤喝,还不更鲜?

  第二天下午在西马路找小吃,虽说潮州满街头都是小吃,可是作为外地游客,要掌握店铺的开放时间还真的要费一番功夫。西马路的小吃,你早上去吧,没开~晚上去吧,收店了!中午他们要午休,下午的开店时间还得看气候!我们去的时候,好多店都还没开,按道理是该开的,可是他们说现在天气热,很多老板推迟开店了,至于什么时候关店?卖完就关啊!

  在一家超多本地人买的店买了春卷和芋头饼,对不喝茶的我们来说,太油腻了!春饼也没啥惊艳感!所以照片都省了。不过确实很多本地人开摩托车一大包几十个地买回家,他们说回去当下午茶点心!这就叫悠闲~我们这些一线城市的人不懂~

十八曲鱼饺

  西马路一直走到环城西路街头,才看到传说中的“老大小食”,此时各位的战斗力已经下降,各品种要了一个,打包过对面马路的十八曲鱼饺吃,鼠尾粿感觉不够水平路的牛肉丸店那家好吃,其他的都还可以,大家一致好评的是笋粿,真的很好吃,加了笋就是鲜啊,这是唯一翻单的小吃。

  关于十八曲鱼饺,我在客栈的时候问了当地人,他们说不觉得这家好吃啊,另外我在大众点评上也看到部分当地人对这家店的点评就是重口味。吃过以后我明白了,这家店的出品就像在广州做的潮菜——适合重口味人的潮菜,少了当地菜惯有的清新,多了一分滋味,难怪受到我的重口味团友们的称赞。当然,这个也不是说非常重口味,只是相比起其他食品多了点盐和胡椒粉和香油而已。

  鱼饺有点腥,猪肚丸不错,还能看到有猪肚在里面,不过对牙口不好的人是个挑战。

十八曲鱼饺

  开元路咸水粿,这个是我们离开潮州前吃的最后一样小吃,也是最受好评的小吃(lg说没有之一),首先要更正一下:找这小档摊的地标性建筑已经找不到了,我先后三遍经过这条路!早中晚三个时段加上手机地图定位,都找不到这家书店!各位不要再靠这家书店找咸水粿了!

  寻找开元路咸水粿的正确方式:开元路一直走到差不多到环城西路的路口,右边有一家地中海风格装修的买炒冰冷饮的店,面对这家店右边有个小区入口,如果阿姨有开档的话,你就看到了!

  阿姨说她凌晨4点就要起床,用米浆蒸这个粿(我们粤语把这种造型的叫钵仔糕,不过是甜的)每天早上8点-11点多开档,中午休息,下午3点后才再出来卖,卖完就走了,太辛苦了。

  这种咸水粿的的确确是只有潮州才有的,出了潮州就没有这种小食了。说实话,之前看图片的时候,我对咸水粿的期望值不是太高,甚至吃第一口的时候,还是这样想,但是当你慢慢一口一口地嚼,米浆蒸糕的香滑顺着猪油拌小咸菜的咸鲜,在你口腔内萦绕出的,居然是一种幸福满足感,我才终于明白之前在别人攻略上看到的那种感觉。

开元咸水粿

  从市区坐车回高铁站,如果不是节假日,大家不要提前太早去,因为其实40-50分钟就到了,市区到高铁站的公交车,5元/人的那种,车次非常多,在老城区随便一个公交车站他们都停,实在不用太担心。我们就是保险过头了,去到高铁站在那里发呆了两个多小时,站内还没有空调!

  这次潮州之行由于携老带幼的,只能两天都在市区,还有很多很多的美食,只能等下次了,即使市区,我们还没吃炒小芥兰,还没吃炒薄壳米,还没吃卤鹅等等等等,严重建议客栈的厨房应该增加个能煮菜的炉和锅,最好搭个师傅,如果我们能自己去市场买菜回来,吃个地道的家常潮菜,那该多满足。

作者:flyingmos

来源:中国潮州网

网址:







































白癜风治疗的较好办法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治的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ozhouzx.com/czstc/4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