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有“十乡九寨”之称,而作为“广东十大古村落”之一的龙湖古寨就在这里。
龙湖古寨始创于宋,围寨于明,繁盛于清,它见证了潮汕地区从农耕时代到商业时代的历史变迁,是认识潮商文化、建筑文化、耕读文化、民俗文化等领域的不可多得的一处潮邑典范。
壹
从潮州市区出发
沿着韩江西岸的护堤路往南走约13公里后
就能看到大堤下方有座规整的小镇
那就是龙湖古寨
龙湖古寨的北门是一座小型的门楼,穿过门楼唯一的石券门洞,就置身于百年以前的街巷了,仿佛刚完成了一次穿越。
从巷头到巷尾,这条小街长1.5公里
寨前和寨后,各有一棵古榕树
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见证着这里的历史与发展
贰
龙湖古寨的历史
一脚踏上古寨的石板路,仿佛踩在龙湖浓厚历史的脊背上,微风徐徐,轻雾散去,古寨现出原本的模样。
“龙脊”的东面有新街、上东门街、下东门街共三条街,西面有六条巷,分别为五宫巷、隆庆巷、福兴巷、狮巷、中平巷、伯公巷,也就是所谓的三街六巷。龙湖古寨创建年代可以追溯至南宋,经数百年发展,至明嘉靖年间,形成了目前这个“三街六巷”的聚落格局。三街六巷的路面铺的是厚长石板,至今依然完好。
这里曾是潮州水路转运的重要港口,后因往来人口众多逐渐形成一寨几十姓氏相安而居的现状。
这是一个潮汕文化荟萃的地方,初来乍到的人们最惊讶的是,一个传统聚落之内竟有如此之多的姓氏。龙湖古寨为多姓聚居之地,这和岭南传统村落内常见的几个姓乃至单个姓氏独大的情形很不相同。
随着陆运的便利,龙湖古寨的交通区位优势随之下降,如今更没有当年的繁华,但它却非常完整地保存了其鼎盛时期的面貌。
从街巷的骨骼轮廓,到一座座具体的建筑,龙湖古寨在大格局和小细节上都做了很好的保留,留下的民居、府第数百座,几乎汇集了潮汕地区的所有民居样式,如同一座潮汕民间建筑艺术博物馆。
绵长的直街遍布着大量商铺,左三街右六巷藏匿不少“大户人家”,简单的格局容易道明,源远流长的历史却需要慢慢体会。
年,龙湖镇入选广东历史文化名镇,年11月入选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不过论格局的话,龙湖古寨应该是一个小镇。
叁
宗祠书斋林立的龙湖寨
龙湖古寨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现在仍保存着多座古建筑。由于姓氏多,所以祠堂是很常见的。
宗族文化在潮州极为发达,潮州人尤其舍得花钱来修建祠堂,龙湖古寨内的宗族祠堂,往往就是一场潮州建筑工艺的视觉盛宴。
1阿婆祠
寨内独特的阿婆祠,这是旧时的富商黄作雨为自己的庶母所建,屋内四点金的格局殷富显达,有点类似北京的四合院。
据说这座祠也带动了当时龙湖“赤脚”身后牌位能进祠堂的新纪元,很有纪念意义。
2酥糖炖糕出了阿婆祠,沿街会遇到很多龙湖特产酥糖炖糕,可以买一些边走边吃,感受古寨独特的人文美食。
直街东面有三条街,西门有六条巷,街巷里能见到很多旧时宅邸,走走逛逛,看看垂成丝的百公花,也是种独特的乐趣。
3做手工的阿伯
在“探街”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一位刻木雕龙头几十年的阿伯,几把小刀,一张矮凳,用手艺人吃饭的本领,将朽木化为神奇。
4方伯第方伯第是新加坡殷商刘正兴在年所建的府邸,四进一包带后花园的布局,再加点西洋装饰,在当时应该算很潮了。
老宅还有很多精美的彩画、石雕、木雕和灰塑,是来龙湖一定要打卡的拍照圣地。
5黄厝
龙湖姓氏多宗祠也多,几个著名的大姓在这里深根固本,黄厝就是其中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大祠。
祠内的墙上挂着黄氏每年值得纪念的时刻,记录着各代的辉煌历史,老人们坐在厅内食饼喝茶,守护着祠堂,等候儿孙们的归来。
6老街老宅沿途还有不少改造过的老宅,翻新的同时还保留着古寨独特的老味道。
热闹的宗祠或久闭未开的木门,都有独特的韵味等着人们去体会。
7夏雨来故居再往前走一些便到了大名鼎鼎的夏雨来故居,跟着指示牌走很清晰便能找到住宅的所在地。
这里的地形和建筑风格与旧时的潮州府相似,寨内建筑保存完善,错落有致,漫步在街上便能感受到当年富商云集的盛况。
泡一壶茶,听老旧的房屋诉说过去的岁月和历史变迁,特色的建筑传递着过去的审美风潮。
如果有机会,希望你们也能踏上这座古朴老寨,感受古建筑群独特的魅力所在。
来源:综合网络海南省潮商文化研究会
传播潮汕文化弘扬潮商精神
寒假中科白癜风专家会诊李从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