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潮州市

来源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撰稿

规划四所舒凌雁审核

规划四所刘洁贞编辑

总工程师室蔡焕仪

全文共7字,阅读大约需要1分钟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成为我国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的逻辑起点,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成为新时代人民核心需求和根本利益关切。本文以潮州市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专题研究为契机,从高质量发展的“高效”和“品质”两个方面切入,探索新时代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策略。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建设已取得一定成就。当前,居民对更高生活质量的追求与居住环境的实际服务水平之间的落差,人们日益多样的生活需求与僵化的公共服务设施之间的失配等城乡人居环境问题日益显现,城镇化建设进入兜底线、补短板,追求高质量发展的“下半场”。

01

我国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及规划存在的问题

(1)“一刀切”摊派公共服务与空间资源,供给与需求错配。

我国长期沿用的配额指标法,采用千人指标和服务半径双控的手段,无差别地运用于城市老城区、城乡结合的边缘地区、乡村地区、工业园区及三旧改造等特殊区域,忽略了不同区域差异化的服务需求,造成供给与需求错配,优质学位、医院床位“难求”与“空置闲置”并存。

(2)高密度建成区用地资源短缺,公共服务配置面临极大挑战。

城市建成区是城市的经济与活力中心,良好的区位与交通条件对资本和人口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有限的空间资源下,城市建成区公共服务配置不得不承受高密度高强度开发环境的极大挑战。

(3)现行规划与事权不对应,难以有效引导设施落地。

依托于传统城乡规划体系的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在编制过程中自说自话与部门管理脱节,空间配置与事权不对应,难以有效引导设施落地。

()公共服务设施总量供给缓和,但城乡、区域不平衡、服务品质不高问题凸显。

现阶段我国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覆盖率、人均面积等基础指标持续提高,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总量供给趋于缓和,但城乡、不同区域配置水平差距较大、大多数地区并不缺乏公共服务设施,缺乏的是居民认可的、可供人活动使用的设施,无论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是农村的卫生服务站均存在基础条件差、医护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

()设施类型单一,多样性不足,缺乏对不同年龄段需求考虑。

设施类型单一,全国统一的标准,毫无地域特色。社区体育设施多以集中式文体活动中心为主,乡村设施以健身和老年活动室为主,缺乏灵活多元的设施供给类型。设施面向人群单一,缺乏全年龄段共享的服务设施。

02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趋势

2.1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相关研究从系统平衡观、经济发展观、民生指向观三个视角全面梳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提出高质量发展既是发展观念的转变,增长模式的转型,更是对民生水平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ozhouzx.com/czstc/59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