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诚信医疗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00316/7805823.html
一、榫子
青牛摆酒:汕头、潮州、揭阳纷纷出台政策吸引人才呢。
道长饮酒:欢迎。来了就是缘分。
青牛噙酒:潮汕“排外”渐成世人刻板印象,我看语言隔阂是主因之一,咱想从俗语聊起、让人更易融入哩。但是,以方言俗字行文,各平台会自动检查为错字病句低劣文章哩,就算通过了也难获流量支持……“潮汕别史”号弄不好就废了呀。
道长吃酒:用谐音字。加双引号。废了就废了。
汕头书协主席陈锡镇“闲人听茶”馆书展二、考察·概述
文明社会教育系统不会传授粗言俗语,然而,它们却是不可忽略的最常见民俗现象。每个社会、每种语言都存在着上不了台面的粗俗口语,按一般规律,这些也是外人最先接触并学会的用语。
潮汕方言“浪”,指的是男人下半身的那个。其本字,明、清话本多写作“卵”,现代鲁迅也使用过。语言学家林伦伦考辨,“男之阳”读为“浪”,是卵的方言用法;民俗文艺学家李宏新考察,含有“浪”的常用熟语达个,是潮汕熟语中使用最频繁者之一。
作为序篇,本文仅对“浪”做个概述。
陈锡镇作品“古浪”“浪险”1.浪和浪型
一般来说,人的浪大体相当,这种浪型一致性,可称为“搁浪甲浪搁”。当然,年龄的差距会导致浪的迥异,譬如,幼儿的浪叫做“孥囝浪”,便比成年人的浪型显细、显瘦,尽管浪款较宜人、但功能有待齐全,因此说“猫鼠浪、纵肿唔大事”。
排除掉年龄因素,浪型的大同中也存在着小异。与“天生人唔遭、有人大浪有人大头”同理,我们不认为,世上有两支完全一样的浪。
既然大多数人“枝浪平平样”,也就存在着少数的“怪浪”。拥有这种奇葩的人,汕头、潮州、揭阳及海内外潮人社会,通常会称其为“怪浪人”,三个字简洁说明一切问题,口语之妙正在于此。
2.什么是怪浪
怪浪,就是成长得与众不同、出落得异乎寻常的浪。
举几个例子:空间上的异常,譬如“枝浪大过你个头”,则该浪体积大得难以解释;时间上的异常,譬如“古浪”,古代的浪穿越,则该浪逾越了目前的科学认知;构造上的异常,譬如“柴浪”,以木材为材质,则该浪明显不合常理。
这些都是怪浪。需要说明的是,汕头、潮州、揭阳社会所认为的“怪浪”标准,历来宽、严不一,这个以后再谈。
理所当然,怪浪本质上还是浪。即是说:无论浪怪不怪,它还是一支浪、一支具备七情六欲的浪。
陈锡镇作品“怪浪”3.浪的喜怒哀乐
◎浪之喜
浪欢喜,会“笑到浪头酸”,这相对易于理解。
不可理喻的是“欢喜到浪胶流”。我们百思不得其解,也不知该何等的惊天地、泣鬼神般狂喜,方能达到、把自己的浪搞丢的程度?这明显是一种常理难以揣测、常人没法做到的顶级档次之愉悦感。
只能说,能够“欢喜到浪胶流”的,都是超凡入圣之浪——“圣浪”才可能做到。
◎浪之怒
浪愤怒,大体可分三个阶段,三层境界。
第一层境界,是“浪堵”,此时怒火正在积蓄力量,“浪堵一裤”,说明其受堵塞而没外露。
第二层境界,是“浪火烫破裤”,此时怒不可遏溢于言表,终于导致自燃,造成毁灭性破坏。
第三层境界,是“浪火神夺”,这比头上生烟的“火冒三丈”更甚,君不见,火自下半身喷迸,熊熊烈焰直冲九霄夺神摄佛,其喷激盛怒,比火山爆发有过之而无不及。
◎浪之哀
浪哀愁,那便只能“浪浪”了。
没有耕不好的田,只有累坏的牛,当你力不从心“甲枝浪平样”时,除了“浪浪”别无他法。倘若努力“捏浪”企图雄起、却再次功败垂成,则是“浪了浪”了。
我们十分同情这种沮丧、懊恼和失落无助。感同身受啊兄弟,毕竟谁都经历过不是?
◎浪之乐
浪快乐,莫过于“浪头掷‘蛤虯’”。
意料之中不叫喜,意外之喜才是乐。浪头一动,便能轻松制服乃至收获土蛙,这是时运使然啊。
时运属于玄学范畴,尽管匪夷所思,实在想无,但玄学本身就存在复杂性和无解性,所以,我们暂时不去探讨。
汕头书协主席陈锡镇“闲人听茶”书展4.浪的衣食住行
◎浪之衣
浪的外罩物为纯天然的,不加装饰。
有人认为纯天然才叫美,但这因事因物而异。譬如,“鼠鬼浪相”“甲枝浪平平样”显然就不美,而“浪泵”“看你指块浪形”等,则是从外貌直击灵魂,将其丑陋上升到道德败坏、百无是处的高度。
要解决外表问题,最好的办法是人工美颜。
譬如“枝浪是金银做个”,是说有了价值不菲的金银外饰,可能这枝浪便大为可观;“水晶浪易碎”,则表示这支浪美丽、优雅和珍贵,必须“浪冻鸟薛”,时刻小心呵护。
金、银、水晶镶嵌浪的技巧想必鬼斧神工,惭愧的是,作为区域研究学者,我们迄今没有发现实物例证或者相关影迹。
◎浪之食
浪在饮食方面,主要是被吃的对象。
“奴囝浪卖吃”——小孩的浪不会也不用吃,似乎可推论出成人浪便会吃、能吃、必须吃,但由于材料的缺失,我们没法进一步展开研究。
因此,只能从食材方面来剖析。
“含浪”“浪你含”,用的是比较温柔的“含”,“浪塞嘴”用“塞”,暴力得多,但两者还没有损坏浪、或者把浪吃进肚里的意思。
令人惊愕的是“枝浪你咬”,“枝浪你步”,简直惨无人道了。如果详加考究:咬还不一定是咬断,“步”则已陷入恶狠狠、血淋淋地噬嗑状态!诸位,那是何等的惨绝人寰!
蹊跷之处还在于,作为食材,本应美味,可天然的浪,滋味极其值得商榷。譬如“枝浪平平臭”“臭过人支浪”“捏臭浪”等,无不一针见血指出其味道欠佳的客观事实。
至于“大浪洒盐”,那属于业已失传的人工腌制特殊技艺,古老传说,若此物加工成功,则是震古烁今、无双美味!但海泳裸游者天天尝试,都说,自己闻一下想吐——我们极度怀疑,是汕头湾海水盐度不足。
◎浪之住
浪日常居所是“浪脬”。
那里如何?“‘浪脬’假猪肚”,说明浪的住宅与猪肚颇有可比之处;“浪比鼻差丈二”暗示浪的住宅距离鼻子很远;“浪地房、水尾田”指出该处呈复古式亲水田园风格;“‘浪脬’边生学,堵着正切要”,也许透露出,这里可能是炙手可热的学区房。
这些都不重要,关键之处在于,浪的房子足够宽敞——“‘浪脬’大过油篓”。而“帕浪”的“帕”字,显示出这房子具有柔韧性、伸缩性。两者结合,可以这样理解:浪,即使房子偶尔不够用,也可以时不时“张大浪”。
实际上,它伸缩自如、自娱自乐,根本“免人‘帕’浪”。
◎浪之行
浪时常出门,出行方式主要是陆路。
“浪佛唔归袋”,是浪离家的佐证。去哪里?有时在肚、叫“浪屎胀一肚”,有时在心胸、叫“浪屎心胸”,从这可看出浪与屎是一对旅游伙伴。当然,浪也时不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自由行,譬如“浪纠入腹”。
我们判断,浪的出行方式主要是陆路,因为“卖游水怨浪缠缌”句,指出“浪毛”会被水草缠绕、妨碍到浪的水路顺畅出行。不过,陆路也不是永远通畅,譬如“浪泡‘挌’着柴马”,那就寸步难行了。
浪的活动范围很广,倘若有人“挌浪根”、把浪连根拔起,那么,获得自由发挥的浪,便可以直挂云帆济面部,呈现出“枝浪吊在面”之惊世骇俗震撼场景——
我浪!“畔浪畔面”!“浪险”!
陈锡镇作品“浪险”三、醉语
青牛忐忑:这样写,哪天回家乡不会被说“邪狗浪佛”吧?
道长彷徨:像这样“影浪风”,下回还是别找我……
双方面面相觑,良久达成共识:如果还写“浪话”,不再出现青牛和道长。
潮汕十年17任,看汕头揭阳潮州主官任期
潮汕谚语·小暑,及火热的爱
21年汕头“禁摩”简史——搞笑前任后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