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鲁湘潮州千万不能走丽江凤凰古城的老路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53196.html
编辑荐读

  第四次走进潮州的王鲁湘,谈及潮州的资源禀赋,如数家珍,且明显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简直比潮州人还更潮州人。他将“斯文潮州、美食潮州、玲珑潮州、古韵潮州、工夫潮州、狂欢潮州、海洋潮州”这七大特色娓娓道来,感叹潮州在展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具有全面性、系统性、规模性、精致性等特点;第一次走进潮州的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教授张永和,坦言一进潮州古城就被吸引了,奇怪这么好的潮州,为什么认识的人这么少;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直言,潮州古城最大特色在于活态保留,千万不能走丽江凤凰古城的老路,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要有快乐游客,更要让当地市民幸福感得提升……

  捧着丰富文化旅游资源金饭碗的潮州,其旅游发展路径在哪?古城文化特色区的创建,该   旅游是空间的移动,潮州要发展旅游业,首先要解决“潮州在哪里”的前提性问题,这实质上是一种推广。潮州是凤城,是中华“凤文化”遗产的密集地,我们可以争取把潮州打造成“凤凰之乡”,提高潮州的知名度,让大家都知道“潮州在哪里”。我们还要让游客清楚,潮州是什么?为什么它在中国有特殊性?潮州有什么?潮州好玩吗?如果人生中不去一次潮州,你会错过什么?

  昨天站在广济桥上,我想到这样一副对联:“金木水火土,山水洲城桥”。湘子桥上的楼台亭阁,每一个屋脊造型不一样,这些屋脊运用了潮州民居特有的金木水火土形式。潮州的不少建筑是跟主人的风水命理结合起来,变成建筑上一种美学的外观,这在其他地方是很少见的。通过这样一个具象的东西,就能把游客带到深刻的中国五行文化之中。五行文化也是潮州手工艺的基本属性,例如,瓷器是唯一融合了金木水火土的五行之器,工夫茶系统也反映了五行文化。而“山水洲城桥”,洲是仙洲岛,桥是湘子桥,站在湘子桥上看,“山水洲城桥”正好一目了然,这些正是潮州自然禀赋的五大要素。

  潮州拥有自然、历史、艺术和文化等方面的资源,这些资源能拿来作为旅游资源的有哪些?我们要列出清单,进一步分析这些资源清单有哪些不同的禀赋、属性,我们才能够考虑它们该如何延伸、该如何发展,我们才知道旅游产品的设计要朝着哪个方向去走。

  关于潮州的资源禀赋,我是这样理解的:一是斯文潮州。潮州是“海滨邹鲁”,我们有韩文公祠、牌坊街这些著名文化地标,有饶宗颐先生这样的国学大师,潮州地区还有着尊师重道的传统。二是美食潮州。“食遍天下菜,粿然是潮州”,潮州菜、潮州小吃都是潮州的重要标签。三是玲珑潮州。潮州手工艺与其他地方最大的不同就是玲珑,潮州人具有把朴质的东西玲珑化的审美冲动。四是古韵潮州。潮州是音乐之乡,从清朝到上世纪50年代,潮州是世界上最大的“音乐节”所在地。“音乐节”在潮州城一年到头没有中断过,因为潮州的游神活动一直很活跃。只要有游神,一定有潮州锣鼓、潮州音乐。在过去,小小的潮州古城里面还有13个锣鼓班,这些锣鼓班就是中国民乐的交响乐队,因此潮州的音乐人口比例可以说是全世界最高的。五是工夫潮州。潮州拥有深厚的工夫茶文化,工夫茶教人知文识礼,让人学会怎么尊重别人,怎样和别人打交道。如果说潮州人是天生的、理性的生意人,他的训练来自于工夫茶。从工夫茶中熏陶学到的东西,使得他长大后成为一个非常合格的商人。六是狂欢潮州。潮州地区的游神活动是民间智慧的产物,它不输于其他国家、地区的狂欢节。游神活动是“纲”,纲举目张,其他东西是依附于游神活动的,潮剧是表演给神看的;怕神看不清楚,潮绣要做成立体的,要金银闪烁,潮州锣鼓、潮州菜也服务于游神活动。七是海洋潮州。潮州是海丝文化重镇,是重要的商品生产转运基地。海外成功的潮人数不胜数,他们为潮州文化在海外的保护传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和中国其他地域文化相比,潮州最可贵的,是传统文化具有全面性、系统性、精致性、规模性,同时具有这几种禀赋非常罕见。在中国,古城有不同的级别,如都城、省城、州府城、县城,潮州可能是中国目前保存状态最完整的府城。来到潮州,你就穿越了,你看到的都是以前的老东西。在发展古城旅游时,我们要反复向别人说明,潮州古城是什么级别的城,为什么在中国具有唯一性。首先,这是一个真实的古城,不是为了旅游需要,翻阅历史典籍然后造出来的。第二,这是一个潮人的古城,具有地域性。第三,这是一个活着的古城,它和博物馆的定义有很大的不同,博物馆里面是死去的东西,是遗产,而古城还活着。同时,这也是一个好玩的古城、时尚的古城。我们要发挥创意,将时尚资源和我们本土的资源进行搭配。在牌坊街,小巷子里面有很多潮州人为讨生活而开设的小作坊,像打铁皮、箍木桶一些老行当,它们是古城不可缺少的东西,我们要让它们活起来,可以游客参与到里面去,成为古城旅游的文化内容之一。

  此外,我们要协调好古城的邻居生意和游客生意,要分配好比例。如果最后全是游客生意,没有了邻居生意,这个城区就死了。所以说,我们要坚持新的理念,发展旅游一定要让当地人的幸福指数得到提高,而不是降低,让古城这种活着的形态不是被替代、不是消失,而是发展得更好。

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教授张永和:

坚持“小修小改”保护古城肌理

  要把潮州变成一个旅游业发达的城市实际上并不难,但我们要避免旅游业给老百姓的生活、给当地城市环境带来负面影响,潮州的文化旅游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努力避免这样的现象发生。

  对潮州古城,我们要加强文化保护,让这里更加宜居,让老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好。首先,要保护古城的城市肌理。一是要保护空间格局,例如这里的老街、老巷的位置、宽度等等都要保留下来。二是保护城市尺度。城市有一个特定的尺度。这个尺度不能放大,当放大了,很多东西就会被破坏了。像骑楼五脚砌的尺度,最适合人们行走、购物,有些稍微宽一点的地方,可供人们在室外喝茶。如果把这些地方加宽到3米,恐怕城市的古意就荡然无存了。因此,城市的尺度、建筑的大小,这些都要保护好。三是时间动态的问题。要保护,一定是小修小改,我们要把古建筑的情况调查清楚,认真按照它们的图纸、照片等历史资料进行修复改造,才能保证质量。

  对古城的建筑单体来说,重建往往是下策,需要谨慎对待。对不适合使用、需要改造的老房子,动作要尽量小,不需要修的地方就不要动。修的时候,在使用的材料上、修复的方法上,都要跟着原来的走。像古城里面那些七八十年代的普通民居,平时搞好卫生就行了,不用特意给它们“化妆”。

  发展古城旅游,要实现日常化,让游客真正参与到潮州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而不是简单地看名胜古迹。要实现国际化,我们要建设更多具有潮州特色的民宿,发展“民宿为主,大旅馆为辅”的国际化旅游模式。一个有经验的游客到潮州古城游玩,我不认为他的首选会是五星级酒店,他可能更青睐民宿。而旅游团更多会住在新城,入住宾馆、酒店,让新城为古城服务。要实现当代化,促进潮州传统文化与当代接轨,吸引游客到潮州学泡工夫茶,学烧潮州菜,学唱潮州音乐,学做木雕、陶瓷和潮绣等等,让游客在潮州多停留几天。此外,可以把潮绣、木雕等工艺美术与日常用品结合起来,跟老百姓的生活发生关系,比如在提包上绣一朵精致的小花,这带来的不仅是商机,也可以让潮州的手工艺得到复兴。

空间艺术家冯羽:

让传统文化与时代同行

  我认为,古城的改造,首先心态很重要。比如说,潮州古城是经过几千年成长起来的,不可能用短短几年的时间去重新创造一个更辉煌的古城,而是通过慢慢引导,实现自我觉醒。我认为可以建立一些零散的小机构,类似一些小社区、居委会,定期举办一些艺术性、学术性的论坛,对古城未来的规划建设进行讨论,促进自我觉醒。

  潮州古城让我感觉非常亲切,我觉得当地的人文生活已经很精彩,我们要做的,无非是让这里的传统文化跟未来的时代相吻合。首先,是对古城内部空间的改造。在牌坊街,我们发现了一个小茶楼。在茶楼的内部空间,潮州的工艺美术和文化符号很好地糅合在一起,让我们感觉非常舒服,它并不比国外那些小店感觉差。小茶楼的主人很认真,她有“我就要做成这样”的想法,这就是自我觉醒的一个正面教材。进入茶楼的人在里面逛的时候,也实现了自我觉醒。他慢慢自己就融入进去了。你也不用在门口吆喝,用“买一送一”招徕顾客。大家进店后就不舍得离开,它是非常自然的状态。如果古城有一个个这样的小空间,那是非常精彩的。

  在改造方面,我比较赞同修旧如旧,古城应该是好好打扫卫生,哪里缺什么就补上点什么,就可以了。老建筑不能完全是翻新的状态。古城区甚至不要特意设置指示牌,就像我们中国的古村落,古村落就不能有指示牌,不然会失去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会失去那种天然的感觉。在潮州古城,每个巷道的指示牌就是一个蓝色的小牌子,非常有文化底蕴,我们可以延续这种感觉,但稍微把它做得更高级一点。还有,像潮州的手工艺,包括木雕、嵌瓷、潮绣等,我们可以通过引导,把它们融入到这些空间中去。

  潮州古城保存如此完好,不容易。我们接下来要做的,是从心态上实现自我觉醒,让这里的空间,包括每一个细节都更吻合未来的时代,从而打造一个精彩的古城。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

树立文化自信打造文化品牌

  发展旅游产业,首先要树立新的观念。现在,很多古城和旅游捆绑,把旅游模式套进去,改变了原有的文化面貌,短期内经济得到发展,老百姓幸福指数却下降了,例如出现环境污染,老百姓怨声载道,没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创建古城文化旅游特色区,要吸取其他地区的经验教训,树立新的发展理念。理念比规划更重要,有好的理念,才能指导城市规划,促进城市向健康、持续、稳定的方向发展。

  潮州古城的文化气息非常浓厚,这是持续的生命力。我们要树立文化自信,因为潮州文化是其他区域文化没法相比的。我们要通过古城文化旅游特色区的建设,真正树立文化自信,打造文化品牌。

  首先,古城的生活常态、生活过程就是一种文化。潮州可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旅游示范中心,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让游客体验潮州人的生活方式,让游客到了古城之后,有更多“内容”可看。

  第二,发展旅游,潮州要打什么文化牌呢?是古迹吗?古迹是遗产,遗产很重要,但是活态的文化也很重要。潮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潮州文化具有国际性,我们可以对接国家政策,创建“一带一路”的活态文化博览馆,让博览馆融入百姓生活当中。

  第三,潮州还可以争取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创建“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将潮州传统的民俗文化、传统的手工技艺发扬光大,打造潮州的文化品牌。

  此外,我们还可以打造国际潮州人联盟论坛,让世界各地的潮州人都聚集在一起谈经济、谈文化等等。文化走出去,首先是人走出去,因为人是活的,可以把价值体系、价值观念传递出去,潮州人就是“文化走出去”的典范。如果能把这样一个联盟论坛做好了,它就会成为一个经济、文化的交易博览会,非常有价值、有意义。

  我们还要借鉴不成功的案例。例如,城市需要文化记忆,不能过度开发、过度旅游、过度商业化。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树立起来了,把发展理念提升了,文化资源整合了,游客就来了。

  此外,我们要加强工艺美术的保护、传承、创新和延伸。政府要加大投入,给予民间艺人资金支持,鼓励民间艺人坚守传统的同时,增强创新意识,同时引导设计师群体跟民间艺人合作,打造更多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延伸产品,促进工艺美术回归生活,实现振兴发展。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副馆长颜为昕:

加强合作推动潮州传统工艺走向世界

  潮州文化给我的感觉是朴实、温润,而且特别精致。这种精致体现了潮州人对生活的追求,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优秀的传统工艺一直保留下来,一直传承下来,而且得到那么多人的认同。

  潮州跟其他城市不同,不少城市文化积淀很少,进行空间设计时常苦恼于缺乏内容,而潮州古城的内容实在是太丰富了,千头万绪,每一部分内容都可以单独成为美术馆甚至博物馆最好的内容,包括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抽纱图纸,非常珍贵,这些内容恰恰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从美术馆的角度,我们愿意与潮州进行持久而深入的交流,从潮州的文化积淀中梳理、提炼其中的内容,形成潮州的文化语言或者文化内核。

  我们一直在探讨传统手工艺与中国当代设计之间的转换。潮州有许多传统工艺,该如何让这些传统工艺精粹与当今这个时代更加匹配,如何实现国际化?在深圳,在其他很多地方,已经将传统手工艺推向世界各地,这些案例都是可以借鉴的。我觉得,潮州传统工艺存在的价值一定是具备自身特色,要坚守传统,把自身特色保留下来,传承下来,需要政府以及业界甚至是市场、专业的团队进行互融、互动。在这方面,潮州城市决策者、推进者的态度让我信心倍增。我希望通过双方合作,将潮州传统工艺自身的文化特色进行提炼、放大、提升,更好地推广出去。

深圳市天工当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悦成:

借助文化力量提升经济效益

  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潮州、了解潮州,需要把潮州文化推广出去,运用文化的力量提升城市的影响力、号召力。我们应该在潮州树立文化标杆、搭建文化平台,深入挖掘、利用潮州的文化特色、文化资源,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让潮州古城的文化业态、经济业态更加丰富,吸引更多人流来到这里,享受潮州“吃喝玩乐”的文化。其实,我认为文化就是“吃喝玩乐”,文化一定要生活化。潮州工艺美术门类众多,餐饮业发达,工夫茶具有很大影响力,我们要用好这些资源,让游客产生更多消费。

  今年,乌镇举办了戏剧节和当代艺术展。戏剧节过后,游客人均消费从元上升到元左右,后来举办了当代艺术展,游客人均消费达到了元左右。潮州的体量本身是有限的,如果客流量达万人次,当地居民会怨声载道的。所以,我们要学会利用有限的空间,让来到这里的游客消费更大的价值。当前,如何让潮州成为在粤东甚至岭南地区的文化中心,通过提升文化影响力产生经济效益,实现双赢,这是我们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来源:潮州日报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ozhouzx.com/czsxx/75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