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有一个地方被人误解最多,
但是却总抵不住特色美食要来走一遭,
潮汕地区一定是榜上有名。
而其中的最之又最,在我心里,要数潮阳。
在拜拜“老爷”、重男轻女、排外,
甚至”你家几口人“等诸多标签中,潮阳人还有另一个独特的标签--“野蛮”。“那边的人说话挺喜欢侮辱人的,咋咋唬唬喜欢吵架"的确,潮阳话听起来口音比汕头市区重,总是引来外地人的误解,其实,这只是潮阳人的生活方式。咋咋唬唬不是冒犯,或许是亲切、和善,关于潮阳,关于这里,你不知道的还有很多。01大海之北,无鲜不潮阳每一个地名背后,都蕴含着独属于这个地区的文脉与乡愁。△汕头潮阳,练江日落汕头市潮阳区,在年并入到汕头市以前,是独立的县级市,往上数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千年古县。△潮阳双忠行祠初起于闽南百越,潮阳在当时种下了本土文化的初根。几百年后,秦始皇铁骑横扫南越,自此,自给自足靠海吃利的潮阳先民迎来了与中原文化的民族融合。东晋隆安元年,一句“以在大海之北,故曰潮阳也”,拨开了潮阳县发展的新版图。△傍晚时分的海门莲花峰海景背靠大陆,面朝大海,多元的文化交织铸就了潮阳人独特的性格。“好听潮州人相骂,孬听潮阳人呾话”,这句俗语将潮阳人的外向豪爽体现到了极致。潮阳人说话,口音那是又重又硬,外地人乍一听,还以为是来干架的。网上经常有段子调侃,一对小情侣你一句我一句的对话砸下来,感觉像是要一拍两散。实际上,人家只是在你侬我侬的打情骂俏。团结,是潮汕人的不二名片,潮阳人更是如此。靠海经商,出门在外不容易,一句“胶己人”,大家了然于胸,自是尽力。如今的潮阳,安静、闲逸。留守在此的多是老一辈阿婶阿伯,年轻人往往去大城市打工,年尾才返乡,他们多诟病这座小城发展的缓慢,可是无论怎样抱怨,这里都是我们一直爱着的家乡。塞满回忆的地标景点,春节时总想约着小伙伴一一转遍:铜盂镇的灵山寺,建于唐朝名增大颠祖师之手,素以“留衣亭、拔木坞、祝圣碑、开善藏、白石槽、写经台、舌镜塔、千丛果”等八景著称。△图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