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安全 http://pf.39.net/bdfyy/qsnbdf/160314/4786930.html今天晚上0点飞猪的这个爆款就要下线了:《速度抢!潮州御酒店,平日三千,闪促一千出头
HA》大爆炸里生怕你买不到就下架了,所以前天半夜推送,标题粗暴直白。我这里温柔点哈,想起在潮州考察时一天五顿吃吃吃,都没时间睡觉的经历,我又想写点东西了。▼都是来潮州吃好吃的。
Part.1
去潮州最好这么安排
1
平日去一次
潮州很出名啦,但要外地人在地图上指出潮州的位置,很多人又开始觉得这个地方很隐秘了。潮汕地区三个市,分别是潮州、揭阳和汕头。你分得清吗?东南沿海的地貌真的蛮奇妙的,三面被山围,面朝大海,但是有这样的冲积平原,也能富庶,难怪偏耕地农业。潮州平日里就是安静的小城,第一版的高铁站就是一个普通小站,目的是为了方便潮州市民往返广州、深圳和厦门而已。潮州对于我,除了吃,还是中华文明的世外桃源。河洛人和客家人都是中原南迁,一脉相承,而且重要是继承了盛唐遗风。之于福建,是王潮在晚唐开闽国,后被南唐兼并,而南唐是五代十国里文化最昌盛,生活最安定的地区之一;之于潮汕,是唐代韩愈被贬于此才开始有民众接受教化。至于宋代,又是南宋最后一丝喘息的地方,譬如南宋抵抗派将领几次潮州攻守战,险峻的地形造成的封闭,朝廷变来变去,宗族自保优先于听命王朝,古法(崇尚理教,刚好韩愈就是这个派系的思想源头)的生活得到延续,这也是为什么到了明代,突然潮州能出可以立牌坊的大官的原因。再到清代,开始大规模下南洋,避免了被满族主导的中原文化"殖民",这样一直到近代,习俗和传统没有断过。
我在御酒店的客房里,隐隐听到巷子里传来的《茶山情歌》,仿佛穿越回90年代。路边的各种古旧的招牌,也让我觉得旧时光都封存在了潮州。节日去一次
玩潮州,起码要去两次。第二次就是来感受热闹氛围的。两年半前牌坊街工作日米没人很正常。这两年潮州旅游的人突然井喷,抖音带火的广济桥的灯光秀,《舌尖上的中国》的名气,到了今年春节,一条街挤了小十万人。不只是法定假日,还有当地庙会和特色节日。北京上海生活的人来这里,从全球同化了的生活掉进年代久远的传统习俗里,新奇感不亚于爱丽丝掉进兔子洞。像这次的房券有效期一直到01年1月31日,除了今年和明年的国庆、牛年春节从除夕到初八不能用,其他元宵/清明/五一/端午/暑假,不加价,随便用。元宵期间的营老爷『劳热』。下午抬旌旗,锣鼓喧天,如此热闹,需要保护好自己的耳膜。晚上举灯笼,『劳热』的队伍把整条街都堵住,需要警车开道。热闹的还不止这个,还有搭台唱戏的,简陋的舞台,熙攘的人群,在弥漫着炮仗味的路边,很传统,也很魔幻。正月的庙会,抬老爷夜游,是青龙古庙,也是全潮州最热闹的时候。这个放神位的轿子,贴满了金子。潮州的高铁站可以作为见证。13年就有落成了,当时很小,没有预测有这么多人来,拆了重建。过来玩的人,都淌着看《风味原产地·潮汕》里留的口水,把路堵了,把停车位都占了。去年春节,潮州荣登全国第一『堵城』。然后,小火车站刚扩建完没多久,又在施工做第二次扩建了。00年潮汕站南站房开始改扩建。说是投资约4亿,面积扩10倍,这是要来多少人。从上海飞揭阳的机票倒是很便宜,来回含税常年一千左右。现在疫情期间我只是查个价格做演示,不着急去哈,反正明年可以用的。这里有个买票规律:从上海出发的机票早买还贵,等到要走了一两周看,都是一千以内,这是去年的经验,等到明年疫情都过去了,也会恢复这个规律吧。到了潮州,交通都可以让酒店解决。因为从机场或者火车站去酒店,连住两晚都包往返接送。我建议你这么用掉三晚套餐:第一个三天两晚,用在节假日。这时候的潮州人挤人,古城里走路比开车快,找个停车位都难,HA建议珠三角的同学高铁过去,反正有含在套餐里的接送服务。剩下的两天一晚,用在平日周末。这一趟酒店包的是单程的接/送。可以自驾过去,进了古城有人引导,停车费酒店承担,会报销。或者想来第二个三天两晚,用套餐里送的1房费抵扣券,补一千出头的差价。也是包接送,这个适合周末飞过去晚的同学。Part.
吃遍潮汕
潮州御酒店因为只有3间房,所以可以把客人一一照顾到。现在回想起来,管家带路,玩得安全又地道,这里很多考察内容是额外增加的,跑得很远,你去了酒店可以让管家指路,本地员工给出的方案显然会比大众点评可靠。这种体验,类比松赞和安缦吧。1
潮汕牛肉火锅
潮汕牛肉火锅的秘密。和西方饮食习惯里要把牛肉排酸,放起来醒肉不同,潮州讲究现宰现杀,所谓的『肉在跳』。这就是为什么本地人不去『牌坊街』吃牛肉,因为看到早上把肉送到餐厅,晚上再去吃就觉得不新鲜,要嫌弃了。吃潮汕牛肉火锅两个地方。一个是靠近高铁站机场的潮安区的沙溪,一个是市区的湘桥官塘,因为靠近屠宰场,然后就有牛肉火锅了,老店譬如『兄弟牛肉』就在道路边。但是,吃牛肉火锅的风潮也就最近二三十年流行起来的。其实牛肉有本地的,也有很多外地的,吃的只是潮汕这边的做法。因为管家小哥哥不到三十岁,他小学的时候,官塘屠宰场边上和市里是有火锅店,但没有像现在这样的规模:不仅是国道高速路口有吃牛肉火锅一条街,而且还流行到全国。这么一来说明两件事,一,潮汕人很会包装做生意;二,管家小哥哥对我很坦诚。本地人怎么吃牛肉?要打招呼才有好肉。他们要吃的是下午去排队,现宰现吃,当然,这里面就有专家担心的食品卫生问题。我下飞机吃的这个『阿钿牛肉火锅』,店后杀牛,店前吃,肉会跳。是管家和老板娘打过招呼的,因为脚趾也分好几种,这个是大腿腿心肉。牛肉汤里的血是牛血,炖牛腩的土豆也很好。
抖一抖,捞一捞,看看成色,再抖一抖,捞一捞,吃咯。本地人怎么看『福合埕』?回答有变得挑剔起来,连锁店,吃过几次,出品不稳定,还是来这家。沙茶要重点说,和厦门的鱼虾味不同,这里更接近东南亚的沙爹味道,甜口。白天:上西平路、中山路和牌坊街上的美食
潮汕还是相对封闭的,没有本地人带,我自己来玩还是有点抵触的。有点像『边城』的感觉。沈从文写湘西,其实写的就是那种"生在这里,死在这里,我没有什么伟大的要改变世界的理想,就是做好眼前的事,重复简单但是没啥好抱怨的,顶多吵个架,骂个娘,这就是我的生活"。我感觉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这种感觉,譬如云南,贵州,四川的小城镇。潮汕也是其中一个。这里的人情>金钱,这样的束缚让一些年轻人逃离潮汕,去了人与人的关系有明确参照系的北上广。而留下来的,吹牛也好,攀比也好,这个两百多万的城市就是他生活的一切,一切又在他熟悉的规律中运作,日复一日,传递给子孙,这就是所谓的平静的生活吧,所以就能理解为什么潮汕人对于不会说本地话的游客有种本能的排斥?因为他不希望被打扰。这种本能排斥,在和外地人交往中,就表现得『欺生』了。譬如在牌坊街,普通话问粿条是8块,潮汕话问是6块。我来了倒是无脑出行,跟着本地管家把一些名店挨个打卡,『上西平路』走一走,看看古厝上的『嵌瓷』,看看集市里的『鱼米』;抿个『油柑』,拐到中山路,『强龙』里买买肉铺,『镇记牛杂店』里吃吃粿条,『玲珑面馆』里买买肉丸。潮州的巷子总藏着惊喜,而且好多地道老店其实『无招牌』,这可能就是新加坡那个『无招牌』最初始的样子吧。一路走一路聊,管家还分享各种小窍门。牌坊街上两个饼店,『胡荣泉』和『权记』的腐乳饼要热着吃才有那个味。牌坊街的牛肉丸买起来有点提心吊胆,因为门面装修太好了吧。小巷子里的阿姨们排队的应该可以放心考虑。年轻人的清新气息的门店基本在小巷子里,因为正街租金太贵了。带我去吃『老七粿汁』,门口就在洗猪大肠,进店看着碗里的肠,心情有点复杂。『莲华素食府』开了十几年了,本地人觉得现在太贵了,但以上海人的消费来看,其实是算便宜的。同样是素菜,比功德林、灵隐寺和南普陀的素菜馆都值得推荐很多。三层都坐满了。人气旺,态度不怠慢,点菜就送『炒粿条』和『甘草番石榴』,吃完还端上功夫茶,给你慢慢喝茶,这个也是送的。来澄海吃海鲜和鹅肉饭,『日日香』鹅肉店到处都是。这家餐厅是本地员工吃了好几次,自己觉得好吃,才推荐的。但是这家竟然是默默无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