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读
广东省潮州市市长卢淳杰建议,通过跨区域合作,打破不同省份之间的行政壁垒,在省级交界处建立“小特区”从而助其脱贫。
因地理位置偏远,省际之间的交界处往往在经济发展中处于边缘位置。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潮州市市长卢淳杰建议,通过跨区域合作,打破不同省份之间的行政壁垒,在省级交界处建立“小特区”从而助其脱贫。
据卢淳杰介绍,有的地方怕相邻市县得了“好处”,在边界处设置了工商、税务、林业等多个检查站进行收费,最后吓得货运司机都绕道而行。一些交界地区在发展经济上“各自为政”“画地为牢”,频频产生“断头路”。
“区域经济往往是围绕省会城市不断向周边拓展。而行政区交界处,特别是省际交界区域,就成了国家特别是省级政府区域发展战略的边缘地带。”卢淳杰说,这些地方的经济基础本来就很薄弱,最后与省内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有的甚至成为所在省份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区域。
卢淳杰建议,一些省市之间可以突破行政区的壁垒,实现规划共绘、市场共建、区域共同、产业共享。以粤闽交界处的饶平县和诏安县为例,前者隶属广东潮州,后者隶属福建漳州,均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为实现更好发展,2014年,两地打通各自的行政区划,共同制定了发展规划,旨在建立一个跨省联合、政策叠加的粤闽经济合作区。
“企业可以在区域内择优享受粤闽两地的各种优惠政策。”卢淳杰建议,将粤闽经济合作区纳入泛珠合作的“十三五”规划,使其成为跨区域经济合作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为省际交界地区经济发展增添动力。
卢淳杰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闽粤经济合作区的规划建设,不仅是潮州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战略平台,更是国家探索东南沿海欠发达地区乃至原中央苏区协调联动、协作发展的重要支撑平台,在国家推进“一路一带”发展战略中完全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主战场,潮州要努力再努力,抓紧再抓紧,积极探索跨区域合作平台建设的机制体制,为国家跨省合作平台建设积累经验。同时,要争取把合作区规划建设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并着手谋划落实合作启动项目,推进交通对接、产业融合、启动区建设、对台合作、民生改善等工作,使合作区发展早见成效、惠及群众。
新华社记者姜琳李铮
整理:潮汕圈编辑组
-----------赞助商提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