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出门记得带“桃枝”
澄海民俗:六月初六话禁忌
(澄海苏北中学许旭绵)
每年六月初六,是潮汕传统的“过桥节”,凡家里有老人去世,到六月初六这天,满百天,就要在这一天进行祭拜过桥。
过桥也称过奈何桥,起源于《西游记》第十、十一回里面一段荒诞离奇的故事:唐太宗因泾河龙王告了一状,被阎罗王请到阴间对质,丞相魏征致函判官崔珏,将李世民的阳寿延长二十年。李世民答应以瓜果相报阎罗王,阎罗王说冬瓜,南瓜都吃过了,就是不曾吃过西瓜。太宗答应回去之后马上派人送西瓜来。太宗回到阳间之后,招募了一个名叫刘全的人,舍命送西瓜到阴司,目的是能够到阴间会晤夭折的妻子。阎罗王收到西瓜之后非常高兴,放刘全夫妇还阳。但刘全之妻去世多年,尸体已经无存,阎王还安排了“借尸还魂”,让邻村刚刚寿尽的年轻姑娘成为刘全之妻的灵魂宿体。
从此以后,阴司和阎王喜欢西瓜的故事代代相传,潮汕人在为去世亲人安排过桥祭礼的时候,西瓜成了主角。但是,民间传说一些懒惰的小鬼,不愿自己出力挑西瓜,而是想在这天夜里到路上抓壮丁替挑西瓜,于是六月初这几天的夜里,潮汕人都有不出门的习惯。除此之外,还有诸多禁忌。
禁买西瓜。从六月初一开始,买西瓜属于丧事人家的专利,除了西瓜之外,过桥祭拜时的“五果”:桃、李、荔枝、葡萄、黄皮果也在禁买之列。
嫁出女儿禁回娘家。从六月初一开始,到初六这些天,回娘家意味着娘家有丧事了,所以无丧人家的外嫁女回娘家很不吉利。
禁到亲朋家里串门。同样道理,这段时间如果不是家里有祭拜任务,就没有亲戚朋友登门。
禁夜间出门。解放前这几天晚上,大街小巷空无一人,解放后破除迷信,才渐渐热闹起来。但仍有人在坚持,起码初五晚上不出门,特别是根基浅的小孩。
禁做粿食粿。有祭拜任务的人家,要做桥板粿和“五粿五宴”,即长粿,圆粿,豆目粿,角楼,团粿,用于灵前祭拜。其中桥板粿非常讲究,要用三斤六两大米舂齑,分成七份,做成鞋底形状,祭拜时叠成多米诺骨牌形状。拜后必须在初六中午前吃掉或喂猪,否则耽误亡灵过桥。
澄海农村以前有一憨妇,五月初五忘了舂粿,到了六月初,看到有丧事人家在舂粿,以为又是节日,就不问所以,跟着舂粿。邻居问她你家无人去世,舂粿干什么,憨妇答:五月初五跟不上,六月初六一定要跟上。后来这句话成了澄海民间俗话。(图片来自网络)
▼《担西瓜》▼
(中国传媒大学潮汕学子邱泽彬毕设动画作品《担西瓜》,以潮汕传统六月初六“鬼担西瓜”题材创作)
来源
新神奇老师及网络,转载请注明鬼担西瓜的几个传说传说一
有人说六月初六是鬼节。为何有这一传说呢?这一天,家家户户门窗插遍用于避鬼辟邪的桃枝、柳枝,有的地方还混合杨枝一起插,每一个向外的门、窗都得插,桃枝长短不限。一般都是初五傍晚前就插好了,晚上小孩子一般不被允许出门,大人出门也得在身上带着一枝桃枝,以作辟邪用。也就是在这一天,家家户户提前入睡,一派恐怖的气氛弥漫在夜空中。
为啥这么做呢?
因为咱们这里有个传统习俗,就是去年六月初六后,今年六月初五前去世的人(我们称为“新鬼”,指这一年内去世的),会在六月初六子时(就是初五晚上11点到初六凌晨1点)过奈何桥,过桥之前,家里都在六月初五晚上祭拜,所以新鬼都要回家。家属在这一天为死者作法事,超度死者灵魂。这称为“过桥”。举行仪式时,必须备办西瓜、三牲等,然后用米粉蒸制七块两三寸宽、七八寸长的“桥板”和几个“桥墩”,以及一端宽一端窄的“狗舌”,将这些东西在逝者灵前搭起一座桥,这就是传说中的生死桥——奈何桥了。桥头置放“狗舌”、瓜果、三牲,然后才焚香点烛诵经。
家里有新去世的,就不用插桃枝,以免新鬼进不了家门;没新去世的就都在门窗上插桃枝,以免有进错门的。
这一天潮汕人早早归家闭户,提前入睡,一派恐怖的气氛弥漫在夜空中。现在气氛少多了,但传统作法依然如故,说明该民俗对潮人的影响之深及久远,这一天有诸多的禁忌:不到亲朋家串门,否则将会给亲朋带来不祥;晚上也不能出门,更不能在野外露宿。
挑西瓜的祭品中一定得有一个大西瓜和一块煮熟的猪肉,和一些别的没特定的祭品。西瓜用一个竹篮子装着,再用扁担一头串着篮子上的竹环,一头放地上,据说是让新鬼一头挑西瓜,一头挑着其它祭品过奈何桥,路上可以贿赂鬼差用的,以便顺利过桥。
听说,以前没有特定祭拜的东西,后来有一个人家里穷,没钱买肉,就给新去世的家里人拜了一个西瓜,新鬼在过奈何桥的时候,别的鬼都用肉贿赂鬼差,他没有肉,就给了鬼差一个西瓜,也得以顺利过桥。后来每到六月初六,个个都用西瓜跟猪肉来作祭品。只是现在那种气氛少了些许,但传统做法依旧如故,说明该民俗以对潮人的影响有多深!!
传说二
《西游记》里有个离奇故事:唐太宗因泾河龙王告了一状,被阎罗王请到阴间对质,丞相魏征致函判官崔珏,将李世民的阳寿延长二十年。李世民答应以瓜果酬谢阎罗。阎罗喜曰:“我处颇有东瓜、南瓜,只少西瓜。”太宗回阳后,出榜招人进瓜果到阴司里去。张榜数日,有一名叫刘全的,因妻子李氏在门首拔金钗斋僧,刘全骂她擅出闺门,不循妇道。李氏便自缢而死。刘全后悔莫及,遂舍了性命,情愿以死进瓜,顺便到阴间寻找妻子。阎王收瓜后十分高兴,将刘全夫妻一并送回阳间。
所以在潮汕地区,传说六月初六这一天,地府的鬼魂会跑到阳间挑西瓜回去消暑,但小鬼懒惰,往往抓人代挑,俗称就是"鬼担西瓜"的日子
传说三
6月初5晚上11点到1点这个时间如果阳气比较弱的人很容易让恶鬼抓去帮他挑西瓜,送去奈何桥。
传说四
除此之外的另一个传说,却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鬼故事《下津鬼担西瓜》
很久很久以前,潮州府城有个卖西瓜的汉子,居住在一个叫“虎头”(今潮州市区往下津乡路段之处)所在附近的某村落,他心地善良,所以生意特别红火。
每年夏天,西瓜郎进货的瓜都比别人多,每夜都以手推车推到湘子桥头卖,而每夜卖完全部瓜的时候都相当于大约现在的11点钟左右。
在古代,夜11点已是很黑很黑的了,而当时的湘子桥头更是荒凉一片,但西瓜郎人正不怕鬼影,每夜都卖完瓜才披星戴月回家,倒也无事。
却说这年的农历六月初一,是夜,是一个炎热的夏夜。
卖完了瓜又是深夜,这一晚的星星显得比平时少,路也显得比往常黑。
西瓜郎又推着空车摸黑回家。
虎头,是必经之地,这里坡度较大、野草茂盛,在夜的黑暗中尤其让人心惊。
这夜,西瓜郎哼着小调过了虎头。
忽然,路边好象站着个白衣人!
西瓜郎头皮一阵发麻,赶紧抓紧西瓜刀,提防贼人夜劫呢!
哪知,耳边却响起一个女子银铃般的声音:大哥不必惊慌,小女子不是贼人。
西瓜郎定睛一看,原来是个身穿白色衣裙的标致小女子,脸也有点白,但好看,正微笑着站在路旁草丛中。
西瓜郎就说:这么晚了,你怎还在这里呀?
女子万福说:我在附近的亲戚家做客,错过了回家时刻,如今太晚了,不敢走。刚好大哥路过,不知道能不能送小女子归家呢?
一问她的乡里,却比西瓜郎的还远。
但西瓜郎是个好心人,就说:好吧,你坐上我的西瓜车,我推你回家吧。
夜更黑了,星更少了。
到了进入女子乡里的小路时,女子就说:大哥,就在这里停好了,我自己走回家,免得家人怀疑我不正经啊。
西瓜郎听着也有道理,就放下白衣女子,自己才往回赶着夜路回家。
第二天,六月初二。
又是同样时候,西瓜郎又推着空车回家。
又是到了虎头。
正要经过时,西瓜郎又觉眼前白影晃动。
女子又在一声“大哥好”中现身了。
言谈间,女子告诉西瓜郎,她的亲戚是一个孤老太婆,最近身体不好,所以都要天天来服侍老人家到这么晚。
于是,好心的西瓜郎又推着女子回家。
仍旧到了村头,女子就让他放下自己,走进夜幕中。
第三天,六月初三。
这一夜,星星多了点,照着虎头的夜路。
西瓜郎又经过虎头,但奇怪,怎不见女子来呢?
西瓜郎心地很好,心想今晚她可能比较忙吧,如果自己走了,她等下回家没人护送,碰到坏人怎么办?
西瓜郎就停下来,坐在自己的空车上等着。
夜风很大,不凉。
但很久,女子都没有出现。
夜更黑了。
西瓜郎心想,莫非她今晚不回家了么?
于是,只好自己赶路回家。心情倒有几份惆怅。
第四天,六月初四。
这夜最黑了,连一点星光都没有。
同样的时间,西瓜郎又经过了虎头。
忽然,路边传来了哭声。
白影又出现了!
西瓜郎仔细一看,原来又是那个女子,还是一袭白衣白裙在风中飘荡。
但她今晚怎在哭呢?
西瓜郎于是上前安慰询问。
女子就哭哭啼啼地说出了自己的事情。
原来,女子母亲早丧,父亲又娶进了一个后母,但后母生了个小男孩后就对她很不好,几乎天天打骂她,父亲是老实人又怕老婆,所以她生活过得很苦。
而在昨晚,后母不让她出门,说是有媒婆来提亲。
亲事是邻乡的一名富翁儿子,但富翁之子是个白痴,所以女子得知后怎么也不同意。
但后母一心想攀高枝爱富贵,又收了媒婆的彩钱,就答应下来,见女子不肯,就打骂她逼其就范。
所以,女子恳求西瓜郎,千万帮她忙,带她暂时逃避吧。
经不住女子的哀求,心太软的西瓜郎只好将她带回自己的家。
西瓜郎是个单身汉,但本分。他当夜将女子安顿在自己的屋里,自己却睡在狭窄的厨房里。
女子就说:小女子和大哥既已同处一室两夜,再清白也是难再向别人交代了。但小女子不愿嫁给那个白痴,大哥也算是个本分生意人,如不嫌弃,小女子愿以身相许。
经过一夜的思考,西瓜郎也已有感情,就约定明天一早去女子家求亲。
女子就说:那我先回家等你来提亲吧,这样才符合礼法。
于是,天未亮时,女子就含泪告别西瓜郎,先行回家了。
天全亮了,正是六月初六日。
西瓜郎换了新衣,带上求亲的薄礼,按照约定和女子提供的地址,赶到了那个乡里。
女子的家,是一间小小的房屋。
西瓜郎敲了门,一个中年汉子开了门。
西瓜郎就问女子的名字,中年汉子说:正是,有什么事进来说吧。
叙茶过后,西瓜郎已知男的是女子父亲。
就跪了下去,托上礼物,说出求亲之事。
只听“当”一声,女子父亲手中的茶杯一下子掉落地面。
父亲的眼泪直流。
“太晚了,太晚了”,老父亲老泪纵横!
西瓜郎大吃一惊,急问:太晚了?
“你随我来吧”,父亲叹口气道。
来到村头一片荒地,西瓜郎一眼认出正是每夜女子下车后,自己走回的地方。
老父亲指着不远处一个坟墓:你自己看吧。
西瓜郎这一惊非同小可,扑上前一看碑文:爱女某某某之墓!!
天!!!
父亲说:都是她后母逼婚死的。我永远记得,她走的时候是去年的六月初六!!
什么??
去年??
西瓜郎一下呆住了!!
是鬼!西瓜郎一切都明白了!!
但是,他是诚信的。
于是,当夜,遵守约定的西瓜郎就在虎头遇见女子的地方,找了一棵树上吊了。
因为他很守爱的约定,就决心以一死去追随“妻子”,用生命来捍卫自己的爱情誓言。
后来,当地人很感动这段只有六天的人鬼恋,也对西瓜郎的坚贞很是敬佩。
为永远纪念他及这段爱情,该两村的人一起约定将六月初六定为村的民俗节日,并在初五夜组织人们担着西瓜排队出来巡夜,以此纪念有情有义的西瓜郎。
再后来,就演变成了“鬼担西瓜”的恐怖民俗传说了。
有了以上的传说,潮汕人就有个习惯,就是过了六月初六,西瓜一般就少吃了,一说鬼挑过的不吃,二说是鬼挑过的不甜。不过还有一个习惯,就是过了六月初六,买一整个西瓜回家的人,一般都会把西瓜先切成两半再拿进家门,说是六月六后的整个的西瓜是鬼挑过的,拿进家门得先切成两半再说,不过有些人买回自个家就没这么讲究啦,但买去别人家还是比较讲究这个的!添加下方澄海相亲网红娘小V青少年白癜风公益活动北京白癜风最专业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