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文化兴
则城市兴
今年来,枫溪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立足本地特色文化,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深化乡风文明建设,大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凝聚社会正能量,倡导时代新风尚,为乡村振兴聚力铸魂,在服务全区中心工作、提升城乡市民素质、活跃群众文化需求等方面下功夫,铺开了全区文化建设的画卷。
一、开展“文化走基层”主题活动
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精准扶贫、扫黑除恶、敬老爱亲、传承红色基因等主题开展文艺作品创作,进一步丰富乡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01
“唱响新时代,筑梦新枫溪”——枫溪区年文化走基层巡回演出活动分别在长德文化广场、长二村、池湖村、藏龙村、詹厝村举行。
02
“文化走亲”潮曲表演。
03
“年枫溪区迎新春文化下乡送春联”在枫溪区长德文化广场举行,活动共有30多位书法作者和文化志愿者参加,现场共书写春联多对。
04
“新春走基层——年枫溪区迎新春文艺汇演”在枫溪陶瓷城广场举行。
05
春节元宵期间,组织举办了“迎新春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下乡灯谜竞猜”、“下乡电影放映活动”和“节日群众广场健身操表演”、“幸福乡村文艺演出”以及基层各村举办的篮球赛、潮剧票友演出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群众性文化活动共50多场次。
二、弘扬传统历史文化
我区积极利用古民居、古村落、历史建筑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对农村历史街区、传统民居院落和生产生活民俗的挖掘保护,与乡土文化、乡村历史、人文情怀等元素结合起来,融入示范创建村规划建设中,使乡村成为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文化印记的精神家园。
01
“广东省文化厅公共文化服务三百工程惠民讲座”在陶瓷城中国瓷都陈列馆四楼活动厅举行,广东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冯素阁详细讲了“宋代五大名窑”。
02
“潮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授牌仪式暨图书首发式在龙湖古寨广场举行,“枫溪窑”等18处入选“潮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并编辑出版图书。
03
5月12日晚,枫溪区池湖锣鼓队组织60多人的表演队伍到牌坊街参加“文化古城·乐享名街”文化巡游,向市民和游客展现潮州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04
英塘村大锣鼓排练现场。
05
长美村玉徽戏曲社
06
三、创新文化活动形式
积极组建百姓宣讲团,到祠堂、文化广场、老人组等群众聚集场所,为基层群众讲理论讲政策、讲文明讲道德、讲科学讲法制、讲文化讲历史,充分展示我区在改革开放中取得成就的同时,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凝聚民心民智,用枫溪精神引领推动社会发展。
枫溪区英塘村“紫凝轩”书斋,位于英塘村一门楼内,是抗日时期潮汕游击队一个重要活动点,是重要历史事件及任务活动纪念地,目前已打造成为潮州枫溪区党员新生载体——中共潮州市党史教育基地、枫溪区党员教育基地。
02
由区教育局组织的园丁宣讲小分队在枫溪小学进行宣讲
区工商联组织的致富引路人宣讲小分队进行宣讲活动
路西办事处宣讲团在詹厝村向妇女干部进行宣讲活动。
03
组织全区单位和广大文艺作者创作书画摄影等题材作品参加纪念建党97周年展览。
04
区灯谜协会创作以“扫黑除恶”“六城同创”和十九大等主题谜语到基层村居开展专题谜会。
四、建强基层文化队伍
“年枫溪区文化队伍培训班”在中国瓷都陈列馆举办,全区各村居办事处宣传委员、文体协管员和文艺管理人员共50多人参加学习培训交流。
工作思路
接下来,枫溪区将继续抓好基层文化设施提升建设,实现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完成农家书屋藏书更新和软硬件设施升级,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深挖本地文化资源,丰富提升红色文化内涵,依托手拉朱泥壶、碳炉、刺绣、剪纸、戏曲、锣鼓等“非遗”和特色文化,积极探索建设“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示范点,打造“非遗”保护传承链条,推动优秀文化产品产业化发展,培育一批富有枫溪特色的乡村文化精品,助推乡村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