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樟林八景是哪八景吗一篇图文

潮汕樟林港,在清朝康熙至咸丰年间,是一个风云际会的商业港,是“万樯云集”、“通洋总汇之地”,自然就有了闻名遐迩的自然人文景观———樟林八景!

但随着沧海桑田时代变迁,樟林八景却只留下一点痕迹,留在海内外潮人的记忆和印象中,偶尔谈起。

我们无妨梦回,重温昔日那波涛拍岸,洋船竞发的美景,品味一下我们潮汕先人的审美情趣。

西塘印月:

樟林地濒海隅,既是古潮州的海运中心,又是闽粤交通的枢纽。除海运外,陆路河道,船筏车马,均可畅行,后筑小堤一条,直通其中。但堤经常崩溃,便改架木桥,又每逢内涝,大水漂去桥板,交通常受阻碍。雍正三年(),知县刘琦龄捐俸重建“大塘桥”,桥北面一头在元通街,南面一头在塘西国王庙前,桥长十七丈,宽七尺,桥墩十一个,桥梁十,用石板铺架,行人称便。每到傍晚,特别是月圆之夜,樟林的官民人等、过往客商,皆闲游至此,其时,塘面清风飘拂,天上明月高挂,水中月影荡漾,令人流连忘返。

南港渔灯:

南港,即南社港,为渔舟出海归航必经之处,渔船夜归,成群结队,渔灯点点,密如繁星,岸上遥望,极富意趣。乾隆二十七年(),澄海知县金廷烈曾咏诗以记之:近郭估(古同“贾”)船集,连樯夜火荧。水天同一色.流影乱繁星。樟林南社港,港外波涛万顷,港内商贸繁忙。天后官前,海天江树樯橹插云。先辈曾将此动人景象列为“樟林八景”之二。“南港渔灯”及“仙人翻册”都是这个景点的名称,不过只是夜景与日景的区别。“南港渔灯”说的是夜景,正如金廷烈之诗所描述的“仙人翻册”,则须在白天才能显出壮丽景观。据李绍雄先生所作《樟淋沧桑录》记载:距南社港湾不远处,有一汛地(清代绿营兵驻防巡逻之地),叫“乌涂尾汛”。船自外海进入或自港出海.必经此处转弯。当船只饱帆乘风进港之时,由于方向不同,船帆必须急度翻转.第一船至此船帆一翻,接着第二船至此,也随着翻转船帆。这样,一船连一船,一翻连一翻,形象有似看书时翻过册页.岸上远望,令人心旷神怡,所谓“仙人翻册”,确是景象活现。

海外归航:

水仙宫前,港口在望,渔舟洋船,相继归航,帆樯如织,顺风顺水,疾若闪电,立身宫前遥望,景致十分有趣。樟林流传有民谣:振发船队(樟林港大船队之一)海运忙,东风启航南风还。一年一度去又返,欢声笑语迎归航。每年农历的九月、十月间,乘搭红头船从南洋返乡的“番客”甚多。收到音讯的亲人们往往会叫人提前到港口翘首远望,见红头船进港就立即鸣锣通知迎接,整个樟林埠喜气洋洋。这就是潮汕民间“九月尾,铜锣‘撑撑’响”这句俗谚的来历。

莲峰倒影:

樟林大路有大池,三孔之桥跨之。每当太阳西斜之时,莲峰之影,倒映水中,池光山色,交相辉映,过往群众,情不自禁临池赏景,盖胜景天成也!澄海莲花山位于澄海潮、澄、饶交界处,毗邻东里樟林,这里山势雄莽奔放,五峰若莲,故名“莲花山”,被誉为“一郡文峰”,素有“古嬴州东南之秀者”的美称,是潮汕文脉之一。樟东地区文教昌盛,英才辈出,相传得益于莲花山峰之灵气。其实,何止樟东地区,整个潮汕平原,文风鼎盛,“海滨邹鲁”之美誉绝不虚传。“莲峰倒影”之景观体现的是樟东群众对文化向往的心理。

石狮拦路:

樟林乡之东部,其地有大石,形如狮状,每当洪水泛滥至此,被石挡住,转向“东沟窟”流去,不能直入乡中。若临斯地,观洪水之横流,觉胸襟之舒畅。狮子是神州大地炎黄子孙的吉祥物之一,能辟邪驱恶,有庄严、富贵之象征,历来深受潮汕人的敬爱。潮汕人喜舞狮,元宵节神前有敬糖狮的习俗,都是祈求着新年吉祥如意,求来好运,大吉大利。故樟林乡亲把“石狮拦路”看做一景,就有辟邪祈福的缘由。

连理古榕:

林家当铺前有两古榕树,连理相牵,传说已有数百年之久。当古榕枝繁叶茂之时,樟林商港也风华正茂,它遮天蔽日,气势磅礴地站在樟林港新兴街前高大的当铺门口。从连理榕翠绿的拱门望去,是繁忙的港口、货栈、当铺,远处莲峰秀丽,脚下波光潋滟,夕阳西下,群群白鹭丝从红影里飞来,栖于树上,百鸟归巢,活力焕发。可惜连理古榕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遭雷击,一棵已坏死。

韩祠绿野:

樟林的农业特产“羹叶”,甲于全省。嘉庆年间,广东产羹叶几个著名的地方是番禺、阳春、樟林。但樟林所产的羹叶据《澄海里志》记载:“远胜番禺、阳春等地。”羹叶在《本草纲目》中称“萎叶”、“扶留藤”,并有验方:“以此叶及蚌灰少许,与槟榔同食辟瘴疠.去胸中恶气”。谚日;“槟榔扶留可以忘忧”。先辈因岭南瘴气多,经常嚼萎叶以除瘴气。前人张远在《澄浮杂咏》诗中,有“槟榔和萎叶.咀嚼岭南天”之句。樟林萎叶,远销福建、江西等地。相传是韩文公教民植萎叶,以辟瘴疠。樟林民众建韩祠以纪念韩文公,其地萎棚千万,满目苍翠,景致极其宜人。潮汕人懂感恩重情义,建韩祠正是这种情感的体现。

井仔甘泉:

井仔泉,因泉源从莲花峰象鼻山涌流而出,故也称象泉,是澄海龙、虎、狮、象四大名泉之一,樟林人以其形命名为井行泉,故象泉也通称为“井行泉水”,其清泉激流,玉洁晶亮,水质清甘,醇美可口,泉量丰沛,世代取用象泉冲工夫茶水质殊优。相传,井仔泉水是明清年代“红头船”远航的供水命脉,几乎从樟林古港乘坐“红头船”漂洋过海的人都喝过井仔泉水。清末,樟林新围天后宫前旷埕置有大水缸数个,专盛井仔泉水,由出国去谋生或回乡探亲的侨胞瓶装带往海外,好让亲人共同品尝故乡水。为纪念这段历史,家在樟林古港畔的著名作家秦牧曾因此写下:“万里穿云燕,归巢恋旧枝,家乡甜水井,何处不相思”的诗句。

饮水思源:即使游子离家千万里,心中牵挂的永远是生我养我的潮汕大地,这是我们潮汕人永远断不了的根,其实,潮汕家乡处处是风景,永远是萦系在潮人心头。(陈群歆)

(本文发表于年10月21日羊城晚报)

via:障林旧事新事

赞赏

长按







































北京哪能治疗白癜风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圆梦征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ozhouzx.com/czsxx/42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