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凤塘陈氏家庙概述

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凤塘乡陈氏家庙

陈氏家庙位于凤塘镇南门西南侧,坐东向西(坐寅向中分金),为“四进三天井,两厢两前房”的建筑格局,建造年代不详,据考可能为明大咸公(凤塘四房人,进士及第官广西梧州府正堂)及族人所建;后座正中原设有神龛(已毁),祀凤塘陈氏始祖承奉公(字宗举)及历代祖考妣神主。

凤塘陈氏始祖宗举公系陈氏有庆堂入潮始祖泰初公之三子,公在南宋绍兴戊辰年()中进士授官承奉郎,于南宋绍兴年间迁往凤塘创乡。凤塘陈氏至今人丁兴旺,分衍众多,海、澄、揭、潮、普、惠,以及全国各地皆有其族裔聚居,乃成一方望族。

“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凤塘乡陈氏家庙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还是基本保存了明代的建筑格局和风貌,是一处较为完整的潮州明代古建筑。

陈氏家庙二进为一座三门牌坊,正面牌匾内容曰:“世德流芳”,上款曰:“钦差提督两广军务兼理巡抚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谈恺为”,下款曰:“赐进士第中宪大夫梧州府知府年兄大咸,始祖宋进士承奉郎陈宗举老先生立”。

牌坊保存完整

据考证为明代建,民国重修

“世德流芳”坊的背面内容为:“奕叶象贤”,上款曰:“赐进士第中宪大夫梧州府知府年兄大咸;始祖宋进士承奉郎陈宗举先生立”,下款曰:“赐进士第文林郎(正七品)海阳县知县沈凤超敬赠”。

牌坊背面中门对联内容为:“百代衣冠泒演莆兰馨爼豆,四时青紫文辉皇凤映阶庭。”落款为:梅坞樗人秦钟震。

世德流芳坊背面

祠堂后厅左廊原立有碑记一方,该碑文革期间被砸损,后移作祠前池塘踏头石,近年族人提议重修大宗祠时,始有族人记起此碑尚在,遂将其搬至大宗祠保护。碑文为明代户部左侍郎林熙春所撰,残碑高约厘米,宽厘米,厚约10厘米。有字共23行,每行37或38字,字径3厘米;碑石周边装饰有一圈卷草纹,宽6厘米。

残碑文为:“

……怵惕之感何人无之。贻厥方隆,念尔用光精,往来于庭除,神髣髴于陟降,明乎祖孙之一体相生。……曰象贤、曰亢宗、曰求世德、曰绳祖武,祖宗之监而眷者在焉。礼以义起,袝其主祀于祖庙,百世不……余姻亲陈两愽士舜與君、用经君,述其族兄和宇公暨玉山公合祀配祖,状肃弊徵传于余,余为……里许结为凤塘著姓。曰陈其祖宗举公者来自闽莆阳,始占籍焉,迨静庵先生奏捷南宫,为良太……蕃蕃,详在诸台老谱序中,不复赘。和宇公讳舜分,字光解,孝友成性,倜傥不群,治举子业弗就,遂……轩冕溺情乎,如太丘表正于乡闾,窦郎絫善于燕山,仅足贻谋而祉用繁衍,岂非我与汝之师乎。……倾囊捐赀营舟车,息共余羡,悉储公廪为贸置之需。伯仲棣萼,吹壎吹箎于荧芿湄坞间,怡如也。其……施敦比邻之谊,纾宴子之匄,而其德之最钜者,尤在惠宗公而消其怨,恫绥其后禄。凤塘旧有祠宇……脩之计费实浩繁,公与舜享君鸠族而议曰:予兄弟获有薄楈,皆祖庇也。今日为作庙计,必使垣无……难一黍科铢敛缓于课成,其何以妥先灵脩禋祀,而毋乃速之恫乎。遂于分派之外,更捐金四十两。……貌翼翼改观矣。则又曰:□蠁虽有其地,而餴饎之需尚薄,愽硕肥腯,其何以供。且书田未有创,将使……丁翮短乎。其舍祭祖三百六十石,俾蒸享无二簋之陋。赡读租四十石,俾芸窓尽脩翎之举也。尔众……奉以配享,为率祖敦伦者劝义也。乃公廪廪让,不敢居,自云:分不自求,免速戾于躬,其敢匿前庥而……有我弟舜亨在,有弟厥考玉山公在。倘众志已定,愿无殁我叔父之绩,而欝我弟之孝思。言毕泪……字敬和,标鹿玄心,冥鸿素赏。口无莠□躬无秕。行师万石之恭,瑾有两冯之清声,其芳踪懿矩,乡……奉二灵合席配享于祖庙,勒石旌荣,以酧其聿,追尔祖之志。所谓念尔用光,先灵攸酢者,是已天……黌宫蜚声,太学方舆。玉山公之子舜亨君交砥成德,阐扬先训,而祭读二租,如议捐之数拨入,立……漓也。虽有兄弟不如友,生矧於逝者,有何顾念如公者。族派而同居,以善行相切,劘奇矣。且夹……又奇矣。即尸祝于郡国无不可者,特可侈诸家乘已哉。余故表而传之,以附陈太丘窦郎之议。

……侍经筵太常寺卿侍驾亲郊享庙太仆寺卿奉

……眷生林熙春拜撰钤印:林熙春印□□□□

宗亲:

起祖、尚柔、尚友、尚存、尚坤、虞臣、登明、舜举、舜稼、舜昂、舜荐、舜侯、嘉诏、维新

一松、尚洁、公用、尚修、尚节、尚福、舜麒、舜政、舜智、舜肇、舜历、舜徽、用宾、鸣甲

仝立石。”

林熙春(—)庵埠宝陇村人,字志和,号仰晋。万历十年()举人,十六年进士。历任巴陵县令、将乐县令,户部给事中、太仆寺卿、太常寺卿、大理寺卿等。

晚年归梓,居府城下东平路“城南书庄”,藏书甚丰。并致力于有益桑梓之事,先后倡建凤凰台、三元塔,重修玉简塔、文庙,浚中离溪等;在乡里则浚通十八曲溪、倡建文祠、文阁、凌云楼以培养学子。崇祯四年()卒,谥忠宣,赠三世尚书。

著有《赐闲草》、《赐问草》、《城南书庄草》、《掖垣疏草》等。(府志有传)

而残碑文末林熙春落款自称眷生是何来由呢?潮学青年学者杨焕钿先生曾在其专题文章中有过论述:“眷生是旧时两家通婚后,尊长对姻亲晩辈的自称,经查《林氏族谱》及《陈氏族谱》,林熙春原配陈氏为庵埠大鉴村人,其墓在大鉴村。大鉴陈氏系明代时由东凤陈氏五房直斋公移居于此,东凤陈氏又为凤塘陈氏后裔,所以林熙春为凤塘撰写重修大宗祠碑文时才自署眷生。”

凤塘陈氏思成堂辈序石碑

凤塘陈氏家庙历数百载风吹雨打,时代变迁,政治运动,几经易用已是残破不堪。幸喜政通人和,祖宗庇佑,家庙已归还陈氏族裔,思成堂理事会也遵循旧例,每年举行春秋二祭,香火鼎盛。近年,又闻凤塘思成堂理事会启动重修陈氏家庙工程,配套设施也已逐步完善,这一善举深受族人赞许。

目前,陈氏家庙主体建筑还未正式启动重修工程。在一些地方文史爱好者的眼中,这座祠堂是至今为止保存比较完整且具有较高文史研究价值的明代建筑,有识之士总期盼着凤塘陈氏族人能把这座历经沧桑的祠堂修旧如旧!

潮汕不少古建筑都历经了重修的“劫难”。这些古建筑经时代变迁,自然因素影响,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之后,能够保存完整的已为数不多,而在今天,社会安定,政通人和,各地掀起了一股修复古建筑的“热风”,但很多“古建”由于重修带来的损坏是不可估量的!例:最近,几位好友于五一假期,前往某地祠堂作文史研究及拓片,发现该地祠堂大门刻有一副对联,经查阅资料,发现是潮州先贤黄锦所书,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余之好友遂将其拓片,发现落款已无,究为何故?经仔细研究之后发现,原因是其族人重修祠堂时请师傅把门框打磨一新,谁知此举属于破坏文物古建的行为......再之,该祠堂的外墙原为青砖所砌,古朴典雅,重修时却将其贴上现代瓷砖,改变了建筑物原来的风貌......

愿凤塘陈氏家庙的重修引以为例,避免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将其修旧如旧,让其重焕光彩,成为一处名副其实的“文物古建”!

感谢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ozhouzx.com/czsxx/77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